第137章 全家老小一波流

这建筑物现代也在,虽然塌了一多半了,但那和建筑材料没多大关系,仍能说一声历两千年不倒,非常坚固。

此外像是庞贝古城、古罗马大浴场、延绵数十公里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渠等建筑物,都大量使用过火山灰水泥以及火山灰混凝土,历史已经证明过这种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至少中学课本上是这么说的。

原野感觉自己可以学习一下罗马人,也用用火山灰水泥,这样至少不用去开采石头或是一层一层垒土了,能节省大量时间,建造速度也会快很多——垒土为墙不简单的,土很讲究,要多种土混合在一起,里面还要添加各种乱七八糟的黏合材料,更是需要一层一层捶打,不然根本立不起来,或是不够坚固,建造起来非常花时间。

总之,现在只有火山灰水泥一条路可以走了,原野带人去偷了大半船火山灰回来,然后就开始尝试配制火山灰水泥,而这玩意公元前就在大规模使用了,配方非常简单——将火山灰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就行了,根据火山灰的成分不同,比例大概3:1或2:1。

等混合好后,就是原始的火山灰水泥了,再把水泥混合合适的石子,比如同样由火山喷出来的、海绵状的多孔岩,或是干脆加入河砂、鹅卵石,混凝土也就算有了。

接下来便是以竹木框架约束,加水灌入,在其成形期间以湿麻布覆盖,降温免其涨裂,静待一周左右,最终就可以得到符合心意的“预制件”。

整体过程非常简单,几乎称不上有任何技术含量,而“预制件”出来后,原野亲自拿铁锤捶了十几下,才勉强使其破损,确认中学课本比曰本史书靠谱,没在忽悠人,这确实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建筑材料,唯一的缺点是比较怕冷——在严寒地区这种水泥用不了,会变得非常脆,但不要紧,知多半岛比那古野这里还暖和,冬天最低气温也难以到达零下,水都不结冰的,水泥不可能冻坏。

建筑材料有了,还是放在这时代比较优秀的建筑材料,原野心里有了底,而这时农历新年也过完了,他毫不犹豫就在弯津进行了全体动员,宣布要在弯津筑城,开始建造大量石灰窑,疯狂烧石灰,并开始四处搜寻好挖掘的火山灰层,找到就挖,挖了就整船整船往弯津运,运力不够就掏钱诱惑岛民,让他们用渔船帮忙运。

尾张下四郡的豪族们也没干涉他,以前他救治了那么多伤员,多少攒下了些人情,只是从豪族领地上挖些没用的土罢了,那里又种不了粮食,不是什么大事,根本没人在意过,而且有的豪族,像是前田家这些还很配合,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都愿意发动领民帮他挖土运上船,从里面赚点小钱。

织田信长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但他也没管。原野愿意转化为尾张的在地豪族是他乐意看到的,那想当在地豪族当然要筑城,这时代整个曰本一向如此,大大小小有一万五千以上的“城主”呢,原野的行为合情合理,他听了一耳朵根本没往心里去,直接置之不理。

于是,一船一船的火山灰、火山渣、凝灰岩、多孔岩、浮石被拉到弯津,或是细筛,或是运进磨坊细细研磨,或是人力粗粗捣碎,最后再配制成一袋一袋的火山灰水泥以及混凝土,渐渐填满弯津的仓库,逼近原野计算出来的土方量。

甚至他还真在弯津小规模修了一个小堡垒试了试,让内政系的官员们体验了一把当“包工头”的感觉,提前解决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小问题,以确保真干起活来,多少能顺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