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小爹是太子(17)

昔年忽必烈派十万大军,两次跨海征伐倭国,均因遇神风而无功而返。

史书记载:舟坏且尽,军士嚎呼溺死海中无数。

周怀瑾在朝堂上却表示的相当不屑:

“那是亚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台风,绝非什么神风,倭国也绝非得天眷之国。”

若倭国真得天眷顾,他就不会穿越,也不会站在这个朝堂。

老天既然让他穿越,那就要做好他血洗倭国的准备。

“北半球热带附近形成的台风,沿着太平洋高气压的边缘向西北前进来到中纬度地区。到了晚夏和秋天,太平洋高气压的势力逐渐减弱,台风就更容易登陆倭国。”

“根本就不是什么神风,那是七月到十月的巨型台风,忽必烈按照游牧民族习性,在秋高马肥的季节出征,完全撞上了台风袭来的日期,这才有两次征战折戟而归。”

周怀瑾也不知道是不是彻底破罐子破摔,毫不避讳的说起了一些专业名词,直叫整个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一愣一愣的。

难得来上朝的太上皇也因此起了兴趣,待下朝后直接将周怀瑾召入乾清宫主殿。

周怀瑾这才得以进入乾清宫主殿。

他对这位在盛年自愿退位的太上皇也是好奇不已,也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治国理政,文治武功,无一缺憾,却甘愿为自己的儿子让位。

而他的儿子,如今的陛下,也完全没有辜负这位老父亲。

生怕老父亲退位之后心里不舒坦,明令要求群臣当事事以太上皇为先,不仅让太上皇的那把龙椅在皇帝的龙椅之前,还力排众议,甘愿只住乾清宫偏殿,甚至朝堂大小事对太上皇毫不隐瞒。

这一下,周怀瑾倒是异常得太上皇欣赏,一来二去时常召见,太上皇也被周怀瑾口中所描述的世界震撼到,更喜欢留着周怀瑾问些问题。

见周怀瑾能让自己老父亲如此开颜,裴余之大手一挥,又给周怀瑾升了一级官。

周怀瑾:这升官速度不比辛苦公干强

所有事情都在有序进行,大封武德充沛,完全不缺帅才和将才,一艘艘扬帆起航的船载着军士远航,又一艘艘满载而归。

避开了周怀瑾口中的什么亚热带低气压台风,倭国没费多少力气便攻打了下来。

但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周怀瑾要求除了挖矿的苦力,其余倭国民众一律丢到海里喂鱼。

这当然引起了所有朝臣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