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悲痛,还敢再跳出来。

那就死!

他的确是没怎么上过战场,但是他率领的丞相府,才是大秦真正的铁血之地。

顺秦者昌,逆秦者亡!

赵龙这才明白,难怪今年大旱,丞相府还想要大规模出动骑兵的原因。

原来,是匈奴人惹毛了张苍。

而且,赵龙敢肯定,匈奴人肯定不是一两次作乱。

才会让丞相府忍无可忍,下定决心,铁血出击。

赵龙只关心一个问题:“大秦的粮食够吗?”

“够了。”

“陛下可知,今年武宁侯计算入仓的粮食,有多少?”

张苍一扫之前对于大旱的担心,反倒是极有自信,甚至是打算趁机出兵北上。

王陵那边的粮食,必然是带来惊喜的。

赵龙想起前几年,王陵开始屯田后,反哺给大秦的粮食产量,大胆的猜测:“应该有个两三百万石吧?”

张苍缓缓摇头,满是夸赞的说着:“足足五百万石!”

五百万石粮食登记在仓,即使运输途中会产生巨大的消耗,足以撑住大规模骑兵一年半载的消耗了。

要知道,这只是今年的第一批!

而且韩信也不是闲着的,知道粮食不够,在北方积极的帮忙屯田,辽东北部,韩信近些年控制的土地,抓住的野人和游牧部落,都在当地的田野中进行种地改造。

赵龙有些惊讶的开口:“今年怎么会有这么多?”

张苍就解释了一番。

王陵为大秦的辽东大都督,统管辽东六郡,如今的海外仙岛,共有四郡。

这加起来的十郡之地,却是不同于大秦内地的地方。

目前还属于军事管制地区。

尤其是海外领土。

即使大量移民过去,但是更多的,还是当地的土人。

几座岛屿上,有着几十万土人。

在匈奴人的协管下,这些当地土著,老老实实的为大秦种田。

大秦要的是粮食产量,具体的过程安排,有匈奴人悉心的安排。

经过数年的发展,各地的良田都已经开垦出来,再有大秦派去的农业专家指导。

今年天公作美,加上这些人种田能力大大加强,才会有如此惊人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