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颠覆认知的印象

偏偏在法院起诉的时候,汉密尔顿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出庭帮苏蒂尔作证。

互殴误伤跟故意伤人,很明显处罚标准完全不同。

汉密尔顿这一手操作,直接导致苏蒂尔跟他决裂,同时也成为了F1著名事件之一。

当然,事后有传言是车队考虑到影响,阻止汉密尔顿出庭作证。

真相如何,孰是孰非,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就在布里亚托利阴阳的时候,印度力量领队托斯特,同样看出来陈向北想要加塞的意图。

当即下达指令道:“苏蒂尔,不要让中国佬插进来。”

印度跟中国很多方面存在竞争关系,特别是印度力量这一支充斥着民族骄傲情绪的车队。

哪怕双方无意敌对,国内都会拿来互相比较。

更何况托斯特本身就对陈向北不感冒,他怎么可能让中国车手,骑在印度车队的头上?

“收到。”

苏蒂尔简单回了一句,然后把目光看向陈向北。

由于天气炎热的缘故,排队车手大多都没有把面罩给放下来,这样能稍微给面部带来点散热效果,陈向北自然是看到了苏蒂尔略带敌意跟挑衅的眼神。

说实话,陈向北没打算搭理花布的拱火。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已经非常了解意大利老流氓,时时刻刻想要搞大新闻的心态。

可是对方要刻意不让的话,那陈向北就必须强势起来。

F1是个弱肉强食的场合,陈向北塞不进去的画面,会被在场的其他车手看在眼中。

软弱,就意味着可欺。

特别是对一名新人车手而言,带给外界第一印象很重要。

后世中国车手周冠羽经常在第一圈掉位置,仔细观察除了本身的“昏厥”起步之外,还有更多情况发生在抢占T1弯道走线的时候,其他车手往往会对他展现出很强硬的姿态。

底气不足也好,为了减少车损也罢,反正结果就是大多数时候走外圈安全路线退让了。

久而久之,对手就习惯了周冠羽的风格,摆出一副吃定你的架势!

HRT车队同样很怕车损,丰田退出没有造出足够的备用件,以及储备足够多的动力单元。

可害怕归害怕,却不能表现出来。

一旦对手知道你的弱点,那么就会被利用上,从而肆无忌惮的得寸进尺!

两人对视了一眼,陈向北就顺手推下头盔面罩,整张脸隐藏在“黑暗”之中。

对于陈向北这个举动,苏蒂尔下意识认为对方怂了。

新人终究是新人,都不敢直视自己的眼睛!

很快维修通道尽头发车灯变绿,一辆辆排队的赛车接连驶上主赛道。

苏蒂尔这时候也准备跟随前车起步,完全不考虑给陈向北让出进来的空间。

不过就在前车启动的瞬间,陈向北油离配合快速起步,车头直接横插进入了两车中间。

然后略微深踩油门,扭矩超过了冷胎的抓地力,后轮空转出现甩尾动作,瞬间做到把车身摆正挡在了苏蒂尔的前面。

如果陈向北仅仅凭借着起步反应加塞进去,恐怕别人都看不出两人之间存在着什么“明争暗斗”,这个甩尾操作出现立马让围场出现了一片哗然。

中国小子到底在搞什么?

“詹姆士,北跟苏蒂尔存在什么过节吗,感觉这个举动火药味很浓。”

埃米尔不解询问了一句。

相比较自己,詹姆士更了解中国车手北。

“可能跟队友特鲁利有关吧。”

詹姆士给出了理由,特鲁利跟苏蒂尔去年撞车结下很深的梁子,看来衍生到了两支车队之间的斗争。

毕竟外界眼中,并不知道陈向北跟特鲁利的关系,他们还认为HRT管理层想要“老带新”,让新秀车手多多跟着老大哥学习进步。

听到詹姆士的回答,埃米尔点了点头。

然后用着意外语气说道:“北的行驶风格,真不像以往那些亚洲车手。”

对于这句话,詹姆士脸上露出深意的笑容。

“北会打破你的一切刻板认知。”

打没打破埃米尔认知没人知道,苏蒂尔的认知却被打破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位来自中国的新人菜鸟,反应跟表现会如此强硬,压根就没把自己这个围场前辈给放在眼中。

更惊人的是,陈向北的起步反应,以及那个甩尾回正的操作,完全不像是一个新人能拥有的水平。

时机把握的太精准!

反应动作慢一点,就加塞不进来。

油门再大一点,就会甩尾过头SPIN。

还没等苏蒂尔反应过来,陈向北已经一脚油门下去绝尘而去。

赛道温度足够高,不需要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暖胎操作,正常速度跑完暖胎圈就足够达到工况温度。

一辆辆赛车动态起步经过计时点,赛道上各种设备记录着车速跟用时。

就如同奥德托预料的那样,第二节排位赛车手们不再藏拙,纷纷掏裤裆拿出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