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盟书已成

世子稳重点 贼眉鼠眼 2273 字 1个月前

国家实力相当,两国之间可以称作“谈判”。

国家实力不对等,尤其是军事上一方碾压另一方,那么两国之间就不能叫“谈判”,而叫“求和”。

这样的事儿,大宋曾经干过。

数百年后,辫子朝也干过,它干得更彻底,对洋人下跪时心悦诚服,奴相丑陋。

如今的大宋有了赵孝骞,历史的车轮仿佛突然被外力狠狠一拽,莫名拐了个弯儿,然后奔向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条道路最终奔向何方,对千百年后的华夏有何影响,作为局中人的赵孝骞其实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自己在做着正确的事,为这个数千年的苦难民族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尽量避免原来历史上百年国耻的发生。

还能做什么呢?

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做不了什么的。

能做到如今这样,已经够了。

第二天,河间府衙正堂内,两国官员齐聚。

赵孝骞身着正式的大宋官服,头戴双长翅官帽,他的身后跟着许将,郭成等一众官员和武将。

而对面,萧奉先和一众辽国官员也非常正式地穿上了官服,众人对立而坐。

赵孝骞神情严肃地起身,许将努力掩饰表情的激动,双手奉上赵孝骞的官印。

赵孝骞执官印于手,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盟约协定后,用力在落款处盖上了自己的官印,然后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紧接着,萧奉先也在盟约上盖印,署名。

至此,宋辽两国盟约已成,大宋以赵孝骞为代表,辽国以萧奉先为代表,双方签下的“河间之盟”正式生效。

仪式过后,萧奉先笑着朝赵孝骞长揖行礼,赵孝骞含笑回礼,然后转身与许将郭成对视。

众人大笑,声震屋梁,豪迈畅快的笑声传出堂外,直至传遍天下。

百年前宋辽签下澶渊之盟后,宋辽今日再次签下河间之盟。

盟书已定,传示天下。

即日起,辽国归还大宋燕云十六州,燕云境内所驻辽军,以及契丹族等多民族人口悉数离去,境内只留汉人官员与百姓。

除了撤军,同时辽国解散燕云境内所有的地方武装,包括地方厢军,乡军团练,村镇地方祖宗武装等等。

燕云十六州境内,一应官员乡绅宗族,皆臣服于大宋朝廷,从此以大宋朝廷和官家为尊,共服王化,顺命顺民。

盟书冗长数十页,其中的条款大多是毫无意义的官面套话,但斟词酌句非常讲究。

盟书是许将亲自草拟,与辽国使团争论多日后定下的。

饶是许将曾为大宋状元公,起草这份盟书也令他耗费心神,几近崩溃。

直到今日,此刻,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数十页盟书,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燕云十六州从此归于大宋矣。”

接下来的流程,便是两国交接权力,城防,官仓,府库,人口等,这些繁琐的事情,朝廷很快将派来官员具体办理。

河间府衙外的空地上,赵孝骞早已命石匠提前刻好了一块石碑,上面的字句仍是许将起草,将河间之盟的谈判人员,过程,以及盟书内容皆刻在石碑上,以作未来两国凭证。

谈判尘埃落定,府衙内一片祥和欢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