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人也是极懒的,想起了春暖给丫头们取名爱用中药材,得到了启发,索性将四个将丫头的名字取名杏仁、白仁、苡仁、莲仁。
因为白仁年长,今年十六岁,个头也比其他三人高,赵明华就让她当了大丫头,兼管了其他三人。
庆生苦逼的被少爷委以重任,只得天天教导她们。
“记住了,在店里当小二和在府里当丫头是两个概念,店里的主子是谁?”
四人觉得主子不还是少爷吗?
“错,是顾客,顾客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只要不是无理的要求都要尽量满足。”
“顾客进店,就要察言观色,要揣测她的需求,要给她推荐合适她的商品。”
“顾客来了一次,再下一次,你就要能知道她是谁,张小姐李夫人直接喊出来……”
“在店里当店小二,讲究的是眼疾手快,眼里有活,心中有数,如果客人之间起了冲突,一定要及时调节……”
得亏自己跟了少爷快二十年了,庆生把赵明华做生意的那一套学到了淋漓尽致,连动作都有了三分少爷的样子。
几个丫头原以为主子少爷是远地方来的人,内心里还是有点轻视的,毕竟,京城人天生就有优越性,
谁知道,庆生一连几天的训练让她们知道自己实在是太天真,原来做店小二是这样练成的。
从走路到说话再到各种接话,几人学得相当的认真。
毕竟,在内宅当丫头那是绝对不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而在店里当店小二,是要多说多谈,要把死的都能谈成活的。
“你们要记住了,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会卖的店小二。”庆生谈得兴起,口水唾沫横飞:“你们知道当店小二有什么好处吗?”
四人知道当店小二好,但是有多好确实不知道。
“在内宅当大丫头,一个月月银是二两银子。”
有吃有住有四季衣裳,一个月二两银子,对她们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事儿了。
毕竟,爹娘在家里一年也挣不了几两银子,所以他们才会直接将自己等人卖了。
“去当店小二,一个月月钱是一两银子,然后卖的商品还会有抽成,卖一百两银子就可以抽一两银子,如果你们一个月能卖三五百两银子,你们说一个月月银有多少?”
几人是学过算术的,一下就能算出会有多少月银,但是,卖什么呢?一个月卖三五百两银子?
就觉得庆生会吹牛,忽悠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