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宗贼

这年代,确实有少数宗族是很团结的,能集族内之力,尽量照顾族人,同荣同损。

但这是少数。

更多的情况,是嫡支将自家视为王侯,将旁支视为牛马,侵占旁支家产,乃至逼迫旁支为奴也是寻常之事。

牵招也曾被牵氏族内欺压,简雍也曾被耿家欺凌,他们都是离族的独户。

其实,与简雍和牵招一样,刘备家里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

刘备的祖父叫刘雄,举过孝廉,做过东郡范县县令。

在刘雄活着的时候,刘备的父亲刘弘也做了郡吏,那时其家中田产仆役颇多,也时常扶持族内人任职郡县,对族内大有贡献。

但随着一场疾病,刘雄与刘弘先后去世,刘备家里只剩了孤儿寡母,当时刘备尚在襁褓中。

自那以后,族里的态度立刻就变了。

族里嫡支说,为了厚葬刘雄刘弘,需要将其田地作为族内开销……

于是刘备家里的田地,全都变成了所谓的“族内公产”,刘雄与刘弘原本的仆役全都变成了“族内佃户”,竟没给孤儿寡母留下哪怕一亩薄田。

随后,族内以“居丧”为由,让刘母搬出了大宅,让她迁到了楼桑里的一间茅屋。

守孝居丧是只能住茅庐睡草席的,这确实是孝礼。

这些事算错吗?

如果站在宗族角度,或许也算不上错……按这年代的礼制,刘母必须带着刘备居丧三年,孤儿寡母又在丧期,很难管理好田地大宅,宗族收其田产,确实能避免田地流失或是别的损失。

只不过,收了就不会还了……

反正,旁支的遗孀,没人在乎的。

刘母要抚养刘备,无力去争,也无处去争。

她只能编织草席维生。

也幸好刘母坚韧有识,还曾随刘弘读得些文字,能为刘备启蒙习文。

否则,刘备恐怕真就只能卖一辈子草鞋了。

简雍之所以能和刘备成为最亲的伙伴,就是因为两人命运相似,都是年幼丧父,都是孤儿寡母,也都曾被族内欺凌。

刘元起心中有善念,帮了孤儿寡母一把,给了刘备去雒阳见世面的机会。

这是恩,但这恩只代表刘元起这个人。

其实刘备并没有将曾被吃绝户的往事视为仇恨,这世道便是如此,弱肉强食罢了,若是什么都记仇,只会使得满天下都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