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承祚之史

光和七年,主君刘备为广阳长史,随护乌桓中郎将宗员讨伐广阳黄巾。

时有前中山相张纯引乌桓丘力居部寇昌平,掳掠民壮为奴。又有辽西人公孙纪寇安次,钞掠百姓。

主君独赴昌平,说得张纯赴辽西与公孙纪相争。

待纯出广阳,主君使前胡骑督鲜于辅领乌桓骑复夺昌平被掳之民,又令关羽夺犷平之铁,张郃据濡水之铜,以解被羁害之矿奴。

纯破公孙纪,多掠财货,又掳民数千。

至无终,纯受鲜于辅所阻,欲使张飞共击鲜于辅。

张飞假意相从,却携民夺粮入无终,与鲜于辅合兵一处。

纯大怒,欲使丘力居击张飞,丘力居不从,领乌桓骑退归塞外。

张纯怒而转寇雍奴,复掠老弱,以胁主君供粮,并诬主君挟粮误军,乃祸乱之源。

主君曰:掳民者只配称贼,救民者才能称军,军粮得自民膏,怎可与贼食用?

乃将粮分发于犷平矿奴,使矿奴得以归乡。又以犷平矿产交易,令张纯释雍奴老弱。

纯假意从之,旋即强驱老弱攻主君,自逃奔渔阳。

——《承柞观纪》,陈封,光和七年随军录。

……

……

渔阳张家的实力,其实比刘备想象中还要强一些。

毕竟人家确实有矿,而且有密云冶炼场。

密云地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木炭生产方便,铜和铁都能炼。

矿产使得张家富甲一方,密云冶炼场也使得张家可以在与胡人的交易中谋得各种利益,甚至能让乌桓人帮他们看守矿场——反正胡人不擅长冶炼打造,大汉的竖炉冶炼目前还属于世界领先技术。

但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正是因为家里有矿,所以张家被这些矿产禁锢在了渔阳郡北部。

而且,要守着家族最大的利益来源,就得放弃另一些东西,比如田产。

自己铸币获利的效率当然比种田快得多,为了淘选富矿,张家掳了很多人作为矿奴。

但渔阳边境人口少,边地粮食产量又低,农庄还常会被鲜卑人打劫,愿意种地的人本就不多。

要分出人手保障矿产,便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

毕竟矿奴也是要吃饭的,哪怕是吃最差的陈粮烂糠,那也得有啊。

以前可以从南方买,反正张家有钱。

但现在却买不到粮食,有钱也没地方花,就只能和胡人一样去劫掠,顺便掳更多农奴回来种地开荒。

而掳的人多了,就又得多分些人手盯着,免得这些被迫为奴的人作乱。

为了矿产得罪了许多人,而已经得罪了人,沉没成本太高,那就更不能舍弃矿产了。

族内人手不够了,那就得雇些乌桓人。

可是雇乌桓人也是需要粮食的……

边地的豪族就是这样,越是豪族,往往就越像胡人。

不仅行为像胡人,心性也像。

其实胡人心性不难对付,刘备做了诸多准备,本来可以一口气解决掉张纯。

但是,刘备运气不好。

刘备已经让鲜于辅夺了粮食,抢回被掳走的青壮,并在无终设防;

关羽张郃二人分别控制铁矿与铜矿,解救矿奴,并分发黄巾让矿奴们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