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自然是知晓量劫败了,而返回长安不过是完成西游,故而一路沉默寡言,往日里的插科打诨早已不见踪影,只是闷头赶路。
沙僧亦是神情淡漠,目光中透着几分沧桑与迷茫,仿佛对这世间诸事皆已看淡。
孙悟空则满脸仇恨之色,那仇恨如同熊熊烈火,在孙悟空眼中燃烧,似要为师父报仇。
而唐僧,满心疑惑,对于三界发生的这般巨变,却一无所知,还沉浸在取经归来的喜悦与对未知封赏的期待之中。
四人驾云前行,终见长安。
唐僧望着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
遥想当年,自己从这里出发,踏上那漫漫西行之路,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风餐露宿,只为求得真经,普度众生。
如今归来,长安城依旧繁华,可自己的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忆往昔,孤身上路,一心向佛求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得今日归来。这一路的艰辛,唯有自己深知。如今真经在手,但愿能为大唐带来福祉,不负陛下所托,不负众生所望。”
唐僧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感慨,却不知早已换了世界。
孙悟空却无心听唐僧感慨,目光敏锐,远远便看到那如潮水般涌来的北伐大军。
唐僧顺着孙悟空的目光看去,不禁惊呼:“悟空,长安这是怎么了?有叛军?”
孙悟空面色凝重,沉声道:“先进城吧。”
四人进城,唐皇此时正万分惊惧,阐教仙人与佛教佛祖皆已撤离,那曾经仰仗的强大仙佛瞬间消失,而如今北伐的大军又即将兵临城下,大唐江山岌岌可危。
听闻唐僧归来,唐皇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赶忙宣请。
唐僧一见唐皇,立刻伏地拜见:“陛下,贫僧西行十几年,终于取得真经八十部!”
唐皇一愣,疑惑道:“八十部?为何不是八十一?”
唐僧亦是满脸不解:“佛祖言八十部,贫僧也不知为何。”
这八十部与八十一部真经,虽仅一部之差,却如同准圣与圣人之间的差距,浩瀚无垠,难以跨越。
唐皇顿时皱眉,忧心忡忡道:“御弟取经不圆满啊?如今北伐叛军快到了,朕的大唐江山堪忧,御弟这真经恐怕也无用了!”
唐僧听闻,顿时心慌意乱:“陛下,怎会如此?”
就在此时,北伐大军已然兵临城下。
猪八戒长叹一声,对唐僧说道:“师父,猴哥,取经已经结束,俺老猪应该走了,希望我们后会有期吧!”
唐僧连忙问道:“八戒何处去?为何不跟贫僧回灵山受封?”
猪八戒无奈地摇摇头,苦笑道:“师父啊,灵山都没了,还受封什么?”
说完,猪八戒身形一变,化成本来模样,竟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扛着钉耙,驾云直奔首阳山而去。
沙僧见状,也开口道:“师父,俺也该走了。”
言罢,沙僧同样驾云,朝着昆仑方向而去。
白龙马更是瞬间化作小白龙,朝着西海飞驰而去。
看着弟子们纷纷告辞,唐僧顿时愣住,傻在原地,转头看向孙悟空,焦急问道:“悟空,到底发生什么事?他们为何不跟随回山受封?”
孙悟空却充耳不闻,而是看向南方,大喝一声:“俺老孙给你们挡住叛军!”
孙悟空说罢,立刻施展法天象地之术,身形瞬间变得无比巨大,顶天立地,如同一尊远古战神,朝着北伐大军直奔而去。
唐皇见此,心中不禁一暖:“御弟的这个弟子了得,不知能否阻拦叛军!”
唐僧赶忙说道:“陛下,这个弟子可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定然能够击败叛军!”
当孙悟空如同一座巍峨巨山般拦住北伐大军之时,殷子煜从容走出。
殷子煜看着孙悟空,似笑非笑道:“猴子,你来为你师父报仇?”
孙悟空眼中怒火更盛,恨恨说道:“俺老孙自然要为师父报仇!”
就在这时,金灵圣母也现身出来,看着孙悟空,怒斥道:“你这猴子,当真是愚不可及!”
孙悟空看着金灵圣母,眼中带着疑惑之色:“你是当初给俺老孙本源,救俺老孙性命的人?为何要给俺老孙本源珠?俺老孙的本源珠为何在你手中?”
殷子煜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孙悟空,缓缓开口道:“你的本源珠实则是我所给予。当日,若不是我出手,六耳猕猴便早已取了你的性命。你暂且莫要急于找我复仇,须知三界之中知晓你身世之人不在少数。你刚出世之时,本源难以留存,几乎溃散,是我耗费心力为你收集本源,在你生死攸关之际才交予你。至于你本源为何会流逝,这一切皆是你那所谓的师父须菩提故意纵容。他这般做,只因你若获得本源,便难以诚心拜师,唯有如此才可听从安排踏上西游之路.”
殷子煜也没有过多的解释,简单的讲述了真相,这一切需要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直接告知真相他也未必相信。
如今西游已经结束了,孙悟空也不再是应劫之人,算是自由人了,那么这一切是可以让孙悟空知道了。
孙悟空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心中痛苦万分,大声嘶吼道:“不,不可能,俺老孙不信!”
孙悟空声音饱含着无尽的悲愤与难以置信,似要将这片天地都震得粉碎,怎么也不信师父会害他!
殷子煜并未过多解释,只是神色淡然地说道:“如今你已具备聆听三界万物的能力,自可去探寻三界真相。须菩提并非你真正的师父,他实则是准提圣人的分身。真相如何,你自己去寻找。待你查明一切,再来寻我报仇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