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次刘伯温是真的慌了。

心怀故主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被人所接受。

那就是殉葬。

效忠的人死了,自杀追随而去。

就算是敌人也会敬三分,称赞一声忠义之士,然后厚葬。

可投效新主之后还心怀故主,那就是怀有异心不忠不义。

死了也会被人唾弃。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玩无间道。

假装投效新主公,背地里继续为故主谋划。

这种人也可以称得上是委曲求全的大丈夫。

但对于‘新主公’来说,你就是敌人,需要弄死的那种。

你刘伯温是哪种情况,自己对号入座吧。

可以说,对他来说这就是送命题。

“马公子慎言,刘伯温对陛下的忠诚天日可表……”

马钰摇摇头,笑道:“你和我说没用,你猜别人看了你行径,会怎么想?”

刘伯温顿时不语。

当局者迷,他以为自己投效大明,帮着朱元璋参赞军机八年。

鄱阳湖大战这样的关键战役,我都参与了并立下大功。

你们还怀疑我的忠心?

可是在别人看来呢。

你得罪李善长也要将贪官杀了,可皇帝支持你和他掰腕子的时候,你又退缩不前。

宁愿被人喷一脸唾沫也要当缩头乌龟。

皇帝给你的任务,你推三阻四不愿意干。

三天两头想辞官,可辞了官又天天往应天府跑,生怕离的远了无法了解朝廷情况。

在别人看来,要么你是个小人,要么心怀二心。

马钰慢悠悠的说道:“大元不信任汉人,所谓的科举就是玩一样。”

“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汉人二十三岁就高中进士,可谓是人生得意啊。”

“之后被授官,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打击地方豪绅恶霸。”

“在被人报复的时候,他的长官和同僚都站出来保护他。”

“啧啧啧……换成我估计也会感激涕零,恨不得以死相报啊。”

刘伯温脸色再变,因为这个年轻人就是他。

“虽然后来仕途不算顺利,但那都是奸臣迫害,大元皇帝对他可是非常器重。”

“授予的官职,不是一省提举就是一省元帅府都事,可谓是位高权重。”

“他对大元表现的也非常忠诚。”

“在剿灭义军的时候最为积极,手段最为激烈狠辣,甚至以死逼迫主将攻城屠城。”

“只是后来主将不听劝告,这个年轻人不得不黯然辞官。”

“刘中丞,你觉得这个年轻人对大元是不是非常忠诚。”

刘伯温嘴巴张了又张,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说到这里,马钰脸色一冷,道:

“刘中丞,你真想辞官就干脆利落的辞,从今往后不要再过问朝廷的事情。”

“关起门来老老实实过日子,有功劳在身谁也害不了你。”

“现在天下刚刚一统,有无数可以名垂青史的事业等着去做。”

“谁会盯着你一个辞官的老头不放?”

“皇帝就算再刻薄寡恩,会放任别人谋害一个交出所有权力,不过问世事的功臣吗?”

“如果他真的放任此事发生,别的功臣谁还敢交出权力?”

“你刘中丞这么聪明,不会连这一点都想不到吧?”

“所以……”马钰盯着他,质问道:

“不肯忠心任事,又不肯离开权力中心,你到底在想什么?”

刘伯温被说的大汗淋漓,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伶牙俐齿,结结巴巴的道

“我……没有。我是当局者迷,若非马公子提醒,不知还要迷茫多久。”

马钰忽然笑道:“你确实应该感谢我,因为这话除了你爹不会有第二个人对你说。”

刘伯温:……

理是这么个理,可你这话是不是在占我便宜?

马钰心下暗爽,面上却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继续说道:

“不过你更应该感谢的是皇后,如果不是她让我劝劝你,我是不会对你说这些的。”

“说难听点,咱们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你是死是活与我无关。”

刘伯温起身朝皇宫方向郑重下拜:“微臣刘基谢皇后娘娘关爱。”

“臣发誓对大明对陛下绝无二心,若有半字虚言,就让我万箭穿心而死。”

然后他又起身,朝马钰行礼:

“谢马公子提醒,今日之恩永世不忘。”

马钰坦然的受了他的礼,然后问道:

“刘中丞想清楚了?”

刘伯温正色道:“想清楚了,回去就辞官归隐,再不过问世事。”

马钰笑了笑,问道:“真想清楚了?”

“眼下可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你就甘心做一名看客?”

刘伯温不禁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尽管他觉得马钰在胡诌,可还是难以避免的生出了好奇心。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老夫愚钝,还请马公子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