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整改,乾隆当皇帝后的奋斗方向!

后者是近现代将要普及的意识,而越普及,大清这个古典王朝就越要走向终结。

因为,大清是少数民族为主族的王朝。

如以家天下治国,还能继续存活。

反正对天下大多数人而言,当谁的“奴才”不是当?只要君子别太过分就行。

而大清要是真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家,让这块土地上的人皆把这个国家视为自己的家园,觉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在这个国家有相应权利,那首先皇帝就得把民众当人,让出许多权力。

而这,无疑会遭到特权阶层的抵制。

偏偏大清还是少数民族王朝,所以皇帝要是这样做,首先自己满人会反对把汉人百姓太当人看。

其次,汉人大官僚大地主也会反对把百姓太当人看。

那样皇帝就算愿意,也会被统治集团架空,而且是满汉联合起来架空,还要加个蒙古王公等。

而统治集团会宁肯让别的人做皇权代言人,哪怕是找个女人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呢,也不会真的再忠于皇帝本人。

所以,弘历似乎也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继续做天下之主。

但文明的发展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随着大清与周边各国的接触和其他文明的碰撞,也不得不开始出现国家和民族概念。

比如在与罗刹国的谈判中,历史上,大清就在官方条约中,以中国自称。

之所以用中国自称,是因为,包括罗刹国在内的一些外国不承认大清是一个独立有主权有文明的国家,而认为大清只是窃据这块土地原住民的野蛮政权。

这样,他们就有正义的理由征讨大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朝一方自然也得否认自己是窃据中国的野蛮政权,而是得中国民众拥护的合法政权,且直接以中国称自己。

而这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天下”与“国家”的碰撞。

等到后面西方殖民者入侵,这样的碰撞还会更多。

弘历自己也阻止不了。

他知道,他即便成为皇帝,也只能无奈的看见世界文明走向新的篇章,看见中华文明也跟着走向新的篇章。

但这不代表,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觉得,他当皇帝后,或许得在“天下之主”和“国家元首”之间,反复横跳,做好随时切换的准备。

一边以天下之主的身份,普及教育,加强融合,提高各族底层百姓的认知,壮大他们的力量。

这样的话,将来文明即便进入新纪元,在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保守者也不敢为固守成规而借助外部势力肆无忌惮的镇压屠戮庶民。

一边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增强对外影响力,积极扩张,发展生产,让大清资源总量更加丰富,社会总财富更高,经济也逐渐转型为内向型。

使本国精英越发觉得,只大力压榨本国百姓是一件不划算的事,而愿意将本国百姓视为同胞。

其实,社会的发展已经有这种趋势。

现任的皇帝——雍正,已开始以天下之主的身份越发淡化族别,改革内政,为百姓人口大爆发在打基础。

同时,雍正也在以以国家元首的身份代表中国,与西方进行接触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