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事实证明,的确有人真信了,信岳钟琪愿意造反。
而这些人就以曾静为代表。
“没想到,我大清入关已这么久,天下还是有很多汉人未真心归顺我大清!”
允禄这时开了口,露出懊丧的神色来。
首席议政王允祥这时先开了口:“这得看天下汉人百姓算不算人,如果天下汉人百姓也算人,那就不是很多汉人!”
“十三哥说的没错,即便是汉人士大夫,那也没有全都是这样主张的。”
“听闻到一些传言,看见朝廷用了些打压缙绅的严政,便觉得大清八十余年天运衰歇,地震天怒,鬼哭神号?”
“这个曾静真是个疯子!排斥我大清到污蔑君父的地步,他要真这么排斥,何必又参加我大清的科举?”
允礼这时跟着说了起来。
雍正这时看向了弘历,问道:“弘历,你怎么看?”
弘历便回道:“儿臣赞同汗阿玛所言,这曾静一类人本质上是与汗阿玛治国的立场不同,乃至与我大清入关后剃发易服政策的立场不同。”
眼下属于八旗宗室贵族决策层的内部集会,弘历自然也没有避讳,把剃发易服这事也说了出来。
“剃发易服自推行以后,是招到了汉人的激烈反抗。”
“但孙之獬当初提出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事实证明,汉人也没有完全不能接受。”
马齐这时开了口。
生母是汉人的允礼也因为是内部会议,便也毫不避讳地说道:“话虽如此说,但剃发易服这事的确给大清收服汉人人心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造成了很多杀孽。”
雍正点了点头。
允禄也跟着附和起来:“这话倒是,我与汉人士大夫们接触也感受的出来,他们虽然因此更加恭顺了,但对这事的确还是有芥蒂的。”
“汉人士大夫的立场是我们满人当从中国之礼,而非中国从我们满人之礼。”
“而我们先不论祖宗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但可以明确的是,剃发易服是祖制,而按照中国之礼,祖制是不可违拗的。”
“所以,违拗祖制和剃发易服,到底哪一条是违背中国之礼呢?”
雍正这时也主动侃侃而谈起来,且还主动问起了诸议政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