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官家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1536 字 2个月前

“比试三场,帖经平手,墨义太学稍胜一筹,然时务策我国子监扳回一城!最后加试史论《仲达论》一题,定鼎乾坤!”

说到此处,他更是眉飞色舞:“那刘几所作,虽辞藻华丽,典故繁复,然立意仍拘泥于忠奸之辨,格局有限,而我广文馆生陆北顾所作.”

杨安国顿了顿,他从袖中郑重地取出一份誊抄得工工整整的文稿,双手高举过顶。

“臣斗胆,将此《仲达论》原稿誊本,呈献官家御览!此文实乃臣生平仅见之奇文!其史识之宏阔,立意之高远,针砭之犀利,直指治国根本,发人深省!非但力压刘几,更胜臣等皓首穷经之辈多矣!官家一观,便知臣绝非虚言!”

这话说的分量很重,显然,杨安国有信心极了,甚至有信心到拿自己来做垫子去抬这篇文章的作者。

侍立一旁的内侍省右班副都知邓宣言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份还带着墨香的文稿,躬身呈至御案之上。

邓宣言是赵祯最信任的几位宦官之一,去年还是内藏库使、内侍押班,今年刚刚升任内侍省右班副都知,算是禁中仅次于任守忠的大宦官了。

邓宣言恭谨地把文稿放到御案上,赵祯的目光落在上面,他并未立刻拿起,只是静静地看着《仲达论》这三个字。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檀香袅袅。

片刻,赵祯伸出略显枯瘦的手,拿起文稿。

他看得不快,目光在字里行间缓缓移动,神情却很专注。

赵祯的文化本来就很高,虽然让他写作的话,那跟欧阳修、王安石这些大文豪肯定比不了,但是这么多年看下来,审美水平还是非常顶级的。

杨安国屏住呼吸,紧张地观察着官家的反应。

他看到官家起初眉头微蹙,似乎在咀嚼那开篇,随后手指在几个字上轻轻敲了一下。

再往下看,赵祯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而最后一段入眼,赵祯的身体似乎微微震动了一下,他反复看了两遍,才缓缓放下文稿,目光望向殿顶的藻井,沉默良久。

殿内落针可闻,杨安国的心亦是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赵祯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杨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