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多少来着?

“始皇帝统一寰宇,车同轨,书同文,打造了我炎黄文明大一统之初创,打下了我华夏版图之根基,乃千古一帝;汉武帝更是北击匈奴,打出了咱们炎黄子孙的血气、傲气、勇气,拓土开疆,巩固了整个民族大一统的认知,可与始皇帝比肩,《大渊日报》不过是实话实说,又没有任何夸耀,怎么了?”

赵清虎几句话,一下子,整个茶话会安静了。

大郎等人,更是瞪大眼睛看着自家老爹。

就是顾凌轩,都投来了奇怪的眼神。

“咋了,两位千古一帝都是我们迷人的老祖宗,别说是实话实说,就是夸耀几句,有何不可?”

赵清虎莫名其妙,几个娃娃,今日脑袋是锈逗了?

“可是---”

大丫开口了,可书上不是这么说的啊。

可话到嘴边,她又闭嘴了,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

赵清虎乐了,“始皇出,天下一统,自始皇之后,历代君王,敢安居一隅,偏安一方者结果如何?汉武唐宗之后,才有了汉唐故土,老祖宗们打下的这万里疆域,是我炎黄子孙的根基,是民族的基石,后世子孙,谁敢丢失汉唐故土而不知耻;雄主明君,谁不想着尽复汉唐之土?敢不为此,殚精竭虑?”

众人沉默,从赵清虎说的角度去理解这件事情,似乎跟书上批判的,有点不一样啊。

始皇残暴,汉武穷兵黩武,甚至是被骂成了独夫,便是太宗,那也是杀兄逼父,不是好东西啊。

怎么到了老爹嘴里面,就成了迷人的老祖宗了?

不仅如此,最近《大渊日报》上,对秦皇汉武的吹捧,也有点过头了吧?

不少大儒,都去堵《大渊日报》的编辑部了,而且写文章,要批判,可惜,一篇都没有刊登出来。

别人不知道,顾凌轩几个,能不知道这些消息?

不用说,肯定是自家老爷提前去打过招呼了。

否则,让那些儒生吹捧秦皇汉武,真的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实际上,大家还是想错了。

此一时彼一时,赵清虎也没花多少力气,就是让《大渊日报》的编辑部,给了一些有奖征文而已。

儒生们,还是很懂得变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宣扬什么。

眼下大渊皇朝四面开疆拓土,谁他娘的,还不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当然,赵清虎也不是闲得发慌,没事找事。

关键是,出海、经营草原、开疆拓土都需要人才。

说句不好听的,是需要读书人!

光靠百姓,士兵,的确能开垦海外土地。

但是太慢了,需要读书人,需要官员去管理,需要有组织进行开垦,如此才能提升效率。

利益,加上秩序,最后再来点强有力的军队,事情就能成功。

不仅仅是赵清虎对这件事情上心。

宏丰帝,满朝文武,如今都是开发海外的支持者。

左右丞相两人,对此最是积极。

毕竟,宏丰帝一朝,他们两个当宰相时间最长。

其中左相被拜相足有十二年时间,右相虽然时间短一些,也有将近十年。

宏丰帝在位期间,完成的开疆拓土,战争胜利,他们两个在史书上,都是能跟着沾光的。

这可是身后名啊,走到了左右丞相的位置,他们无比在乎。

对于开发海外,迁徙开垦的事情,他们是举双手赞成的。

若是事情能在几年内盖棺定论,大渊皇朝国土面积扩大哪怕是一半,他们在历史上的位置,绝对能往上提升好几个台阶。

更何况,太子殿下说了,那澳洲、美洲,沃野何止万里之地啊?

真要是全都拿下,成为炎黄子孙的故土,不说比肩诸葛武侯,总不能比唐初几位贤臣地位低吧?

后来人,提到这段历史,岂能不提他们二人?

唾手可得,触手可及的千古流芳啊,谁不心动?

朝廷有了基本上的共识,下面又有庞大利益引诱,这件事情就能成功。

不仅如此,这一次回来的商会,早就已经传出消息,他们要跟着朝廷船队,第二次大规模出海。

海外不说有金山银山,但是,有些地方是真的富有,他们不拿金银当财富的。

你能想象,他们把金银做成饰品穿身上,戴脖子上?

多浪费啊,给你们一些布匹,把金银脱下来吧!

商人们,可比朝廷还积极呢。

太子殿下,这次出海,建立了三个开垦地,十二处驻军港口。

随行的商人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紧随其后下了本钱。

在这些开垦地,还有驻军地点,他们都派遣了人员,盖了房子,占了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店铺。

赚钱啊,不寒碜。

宏丰帝坐镇中枢,内卫传递给他的情报,来自方方面面。

从整体上来看,这第二次大船队出海,怕是百万人打不住。

想到这个,他就有些头疼。

这还是从天津卫出海的,全国已经设置了多处港口,到时候出海的船队,会十分庞大。

人吃马嚼的,都是银钱啊。

“陛下,百姓们自愿带着粮食随行,咱们朝廷只需要准备好船只就是。四海公司很重要,他们的船只、水手不一定够。”

朝堂上,陆帧说了一句大实话。

宏丰帝点头颔首,又揉了揉眉心。

“还是要提供基础保障,医疗,淡水,粮食,朝廷还是要准备的。”

陆帧脸色一白,好家伙,这一点不比百万大军耗费少啊。

最多,让百姓们吃差点?

可那汪洋大海上,吃的差,容易得病啊。

医学院都出了好几个报告了,说了一些航海之时,人体需要补充的能量,列出了好几种必须准备的物资。

粮食,肉食,蔬菜,瓜果,这些都是必须的。

以前没办法带,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爵爷不是弄出来了罐头?

想想,陆帧最后还是咬了咬牙。

这一次可不一样,他们国库一定要出工出力,还要出钱出粮。

有了这个,才能在分润好处的时候,从中分一杯羹。

皇帝不同意?满朝文武,你皇帝就一个人,我们可是有几百人呢,你不同意能行吗?

最多,给你内库保留一半收益,其他的必须归入内库。

武勋愿意花钱,有我国库在,用你花钱?

你想花钱,自己找人打造船只,学那些商贾,自己出海吧。

对于这个,陆帧十分强硬,就是几个开国的公侯,他都没给面子。

一众文官,自然是站在陆帧一块的。

他们一毛钱没挣到,让武勋们挣了个盆满钵满,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