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围内的民众在台风来临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家里,将即将成熟的瓜果全部摘下,收回屋内。
免得被狂风糟蹋了,那就太可惜了。
居住在威克岛上的人口增多以后,那种莫名的孤寂感也消失了。
汪海狗在岛上的饭馆用餐时,听到很多客人在议论着要修建祠堂和神庙,坐落在新石围内。
还有人建议修建戏台,修建学校,修建大型储水池,各人莫衷一是,但积极性都相当高。
威克岛不生产粮食,主要从外部输入。
但岛上的海鲜,蔬菜都可以自给自足,在新石围落成之后,尚有余力为过往的船队提供淡水和蔬菜补给,少许的粮食补给也可以,只不过价格较高罢了。
所有的补给都不是免费的,岛上的民众主业是渔业,若是能提供充足的补给,足够养活这几千人了。
威克岛位于夏威夷的檀香山以西3700公里,距离关岛2060公里,在这5800多公里的漫长航程中,没有其他的太平洋岛屿可供落脚。
所以,威克岛又有“太平洋踏脚石”之称。
在当今航海技术上显落后的时代,威克岛的补给作用逾发凸显出来。
只要收集雨水,生产出足够的蔬菜,腌制海货,过往的船队那么多,就根本不愁卖的。
汪海狗搭乘的船队在威克岛停留了一天半,于第三天凌晨天微微亮时,便早早的升帆起航。
驶过澙湖口门的航道,船队中的货船便放下了所有的主帆,副帆和侧帆,风帆兜满了海风,缆索崩的笔直,在巨大力道的拖拽下,货船一路劈波斩浪向东方驶去。
迎着渐渐浮出海面的一轮红日,依次而行的船队扬帆疾驰,在湛蓝的海面上留下清晰的白色航迹。
汪海狗站在船舷边,看着远去的威克岛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心中莫名的带着些许留念。
这些岛上的华人移民已经扎下根来,戍守楚国海疆,捍卫着辽阔的太平洋航线主导权,其意义重大。
这一路航行而来
船队遇到了不少美国商船,大都相继的沿途停靠补给,形成了惯例。
这些白人船员,水手上岸后,妓院,酒馆和饭店几乎是必去场所,给岛上居民带来了实惠的收入,也让这些海岛渐渐的兴盛起来。
假以时日,必定发展的越来越好。
汪海狗从内心里钦佩这些扎根海岛的华人移民,不是谁都能生活在这浩渺无际的汪洋小岛上,这里浩瀚的让人绝望,扛不住绝对会发疯的。
好在从目前的情形看,这些华人移民扎根海岛生活的很好,似乎乐在其中。
不经历曾经的苦难生活,不经历噩梦般的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哪来如此坚强的心智呢?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