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后世的美国并不单纯是美国,代表的是西方世界一样,单方面出台的限制跨大西洋贸易和工商业的政策,足够美国人喝一壶。
对比鲜明的是
上届英国内阁就不关注自由贸易领域问题,让美国很是过了几年舒心日子,用6年时间将对欧贸易总额翻了一番了还拐弯。
现在不行了,那是处处受限。
英国每一项贸易限制政策的出台,都会影响到美国多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贸易额,那真是被制裁的肉疼,痛彻心扉呀!
反观楚国,那就滋润多了,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议了一会儿美国贸易问题,格兰斯顿首相看看时间不早了,便结束今天的话题说道:“行了,先生们,今天就到这儿吧。哦,对了,亲爱的詹姆斯,实在不行把红海的那条船炸了吧。始终搁浅在那儿,实在叫人难堪。”
海军部大臣詹姆斯-威尔海姆脸一红,很快点头应道:“如您所愿,尊敬的首相大人。”
“嗯,不要再发生这类事情了。”
“我会紧紧的盯住他们,这点我可以保证。”
“嗯哼,出去后请把门关上,谢谢!”
殖民地部大臣张伯伦,海军部大臣詹姆斯-威尔海姆和内阁秘书劳伦斯,还有中途插进来的财政大臣约翰相继离开,随手关上了门。
“毅力”号铁甲巡洋舰搁浅在红海岸边,成为曼德海峡对峙事件中的小丑,法国报刊对此不停的嘲讽,变成幸灾乐祸的全民狂欢。
每一天,经过红海航线的货轮都能见到这艘搁浅的英国军舰。
关键是其执行的任务还不光彩,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承认。
以伦敦好面子的性格,绝不能容忍“毅力”号长年累月的搁浅在红海岸边,那像什么话?
实在无法解救的话,那就只有炸舰了,也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
炸礁石更危险,得派潜水员下去寻找礁石的缝隙,安置炸药并且爆破礁石。
问题在于礁石附近的海域情况复杂,上面还压着一艘三千吨的铁甲舰,爆破的效果怎么样且不说,这简直是九死一生的危险活计。
而且爆破礁石不可能一次就成功,要经过反复爆破。
那么上方压着的铁甲舰倾斜砸下来,或者发生移动,滑落等情况,那都是灾难。
最稳妥的方案,就是炸舰。
那个让皇家海军蒙羞的舰长克莱文中校,因此要上军事法庭,下场绝不会好。
在伦敦这些大人物的眼中,大不列颠帝国的颜面可比区区一艘铁甲巡洋舰重要的多。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