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在极度的压榨下,乌克兰广大地区的底层民众,始终处于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春荒时节饿死人简直是常事儿。
直到大楚帝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不但战俘营里的战俘能吃得饱,租种土地的乌克兰农民也能吃得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乌克兰南方4州开发历史悠久,又都是以大平原地形为主,黑土地产量高,村镇密集,人口也不少。
在战前
四州人口合计约有千万出头的样子,可是经过战争的浩劫和沙俄军队的就地征兵,再加上今年战争岁月的摧残和逃亡,如今也就剩不足700万的样子。
这其中,以妇女人口为主,至少有四百六七十万,主要都是乌克兰族裔,也有部分的波兰和鞑达人口。
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高,一直就有“欧洲粮仓”之称。
远征军退役官兵分到的功勋田,普遍执行的是“十税一”的特别优惠标准。
这些华人农场主将土地佃租出去,收六成租子,还能给乌克兰白人佃户留下三成,这已经不少了。
1万磅的收成里,能留下3000磅,这只是冬小麦一季的收获。
一家五六口人怎么都够吃了,不担心再饿肚子。
又有几十亩功勋田的华人退役士兵,战后一家可以耕种土地,那些拥有几百亩甚至几千亩的官兵,自己肯定就种不过来了。
雇佣当地白人农民,就成为可行的法子。
在战争结束后
也确实有一些本地大地主和贵族,返回了乌克兰南部四州,想要凭着往日的地契,继续过上高人一等的上层社会生活。
这些大地主和贵族很快就会被占领军带走,然后就彻底消失了。
对于这些沙俄时代的旧贵族和大地主,帝国占领军奉行的是坚决镇压政策,在其没有形成危害之前,就迅速的剪除。
看看当今沙俄的内战,就知道这些大地主和旧贵族的危害有多大。
他们能够凭借手中的财力和粮食,聚集起大量的无地农民青壮,内乱中造反的主力和骨干也是这类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将这一阶层彻底剪除,剩下没有多大见识的乌克兰农民就形不成危害,也组织不起来。
从6月底开始
总计30余万的退役官兵就陆续进入了乌克兰南部4州安置,从城市到乡村,到处能看到这些退役华人官兵的影子。
在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规划中
乌克兰南部4州作为克里米亚和摩尔多瓦缓冲区,将会建立一个多民族共和国家,用于缓解沙俄新政府思想的冲击。
这里拥有700万乌克兰民众,陆续退役的华人官兵也将达到数十万人,今后还有一定数量的华人移民填充进去。
再加上有些奥匈帝国俘虏和德国俘虏,家中既无亲人,又无土地,无意返回本国,也会在上述四州进行安置。
与此同时
也欢迎英国,法国,意大利或西班牙人移民来此定居,形成一个多民族共和国家局面,更符合当前的形势。
至于在欧洲建立新王国,确实有人提出这样的动议,被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那等于引火烧身,并且将整个欧洲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使得大楚帝国与沙俄,英,法,美等国站在了利益对立面,使自己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想想看,在欧洲一群基督教国家中,弄出一个或几个异教徒王国,岂不是黑夜中的一盏烛火?
眼下欧洲唯一的异教徒国家奥斯曼帝国已经确定会被肢解,那么这个新异教徒国家,就毋庸置疑会成为下一个欧洲各国真正的目标。
那样做,何其不明智。
乌克兰的四州,今后不但是与沙俄新政府的战略缓冲区,而且还是一个吸引矛盾的靶子,也可以说是个火药桶。
大楚帝国在幕后主导,就可以牢牢掌握东欧焦点问题的话语权,进而参与到整个欧洲形势博弈中去。
这是一个切入点,也是一个杠杆,更是大楚帝国握在手中有力的武器,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