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后续难以为继

南洋风云1864 葡萄无牙 3656 字 3个月前

从上午九时许开始,空中爆发了全面的混战,大规模的互相炮击还没有结束,美军硬着头皮发动了进攻。

主导进攻的美第三集团军,第五和第六集团军士兵相继跃出了战壕,挺着枪向楚军阵地杀过去。

此时的楚军阵地上

士兵们都躲在战壕后方的防炮洞里,楚军的防炮洞永备工事既深又牢固,头顶用铁轨和厚木板组成支撑,深达五米,能够承受155毫米炮弹的正面炮击而不坍塌。

若是203毫米口径的重炮,那就没办法了。

好在这么大口径的重炮美军也不多,总计不过一百多门,在双方的炮战中还损失了大半,对前线楚国皇家军队官兵的威胁不大。

里奥兰乔地处沙漠戈壁的干旱地带,地下水的水位很深,即便深挖五米的防炮洞和前沿指挥部,地面依然干燥。

所以美军看似猛烈的炮火,对前沿防守军队伤害并不大,损失也在几百人范围内,大多是被大口径重炮震伤或震死。

在美军炮击结束后,楚军阵地上的军官并没有急于下令上阵地,而是很稳当的继续等待。

躲藏在屯兵洞中的楚国官兵,大多在战壕后方百余米的位置,通过密如蛛网的支线堑壕连接前方。

等到美军大举杀上来,再行动也不迟。

楚国炮兵惯用的回马枪战术,自然也要防止美军有样学样,给自己也来那么一下,那可就乐子大了。

在一线战壕边上,楚国防御军队也修建了很多防炮洞,在遭到炮火打击时迅速躲避。只不过深度只有2.6米,防御能力要差上很多。

当密密麻麻的美军装甲卡车和士兵压了上来,被炮火轰炸后残存的要塞碉堡和炮台纷纷开火,将美军的装甲卡车打成一团团火球,地面大战即将展开。

在美军前进到500余米距离时,便齐刷刷的停下脚步,卧倒。

这时候,残余的美军炮火陡然回缩,将猛烈的弹雨狠狠的砸在一线堑壕阵地上。

果然,美军炮兵也来了一招回马枪。

美军新暴露的十几个炮兵阵地,吸引了楚国的轰炸机再次凌空轰炸,在剧烈的爆炸火团中,这些美军炮兵阵地纷纷被彻底摧毁。

持续十几分钟的回马枪戛然而止,美军步兵发起了新的攻击。

这时候

楚国指挥官才吹响了急促的哨声,躲藏在防炮洞中的楚国士兵鱼贯而出,其数量并不多,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一线战壕中。

这就是楚国精心打造的防御线,在钢筋混凝土的半球形重机枪阵地上,前半球只有一个射击口,平时用稻草堵上,作战时捅开便能向外挥洒凶猛的重机枪火力。

半球后方完全敞开,可以容纳一个三人重机枪组,进行持续的作战。

每个重机枪组还配备两个弹药手,往来于战壕之间运送弹药,装填重机枪子弹链,辅助重机枪组实施打击,

这样的半球形混凝土重机枪阵地,上部被泥土覆盖,从敌人的方向完全看不出来,只能看到稍微凸起的一条长长的土质防线。

只有站在战壕里,才能清晰的看到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个半球形的钢筋混凝土重机枪阵地,一路密密麻麻的排下去。

并不是每一个重机枪阵地,都有重机枪班组,而是隔一个空一个,让重机枪可以实现机动打击。

核心区域的重机枪阵地要多一些,两侧荒漠防线上的要少一些。

楚军的阵地基本以重机枪防御为主,而不是拼命的堆积士兵,这样的正面火力反而更加密集,更加致命。

在丹佛南下美军的攻击正面,楚军安排了1300余个重机枪组,将46公里长的防御线正面全都纳入重机枪交叉火力范围,也只不过是一万六七千的兵力。

其他的后备兵力,留在后方完善的防御工事中。

总计3.7万余人的美军第一波地面攻击,在距离数百米远时,前导的两三百辆美军装甲卡车相继被楚军马克泌37毫米快炮一一打爆,成为了剧烈燃烧的废铁。

在美军攻击到300米距离内,楚国军队防御的重机枪开始嘶吼起来,用一条又一条交织的致命火焰收割美军士兵的生命。

每一条钢筋弹雨组成的火焰镰刀落在美军进攻队列中,就打出了一片血雨腥风。

当几百挺重机枪一起怒吼起来,杀戮的效率极其可观。

进攻的美军被打的抬不起头来,在损失了数千人后狼狈的退了回去,第一次进攻就此草草了结。

很快,美军又发起了第二次,第三次,第4次进攻,一轮又一轮的上赶着送死,却始终很难攻入堑壕五十米范围内。

在这个距离上,美军步兵就可能投掷手榴弹,对防御的楚国军队造成大量杀伤。

可惜由始至终,美军也没能达到这个近距离。

战至下午两时许

进攻的美军由于伤亡过于惨重,不得不暂停了这种无意义的送死,返回默默的舔舐伤口,苦思破敌之法。

美军打着白旗开始在战场收尸,这一天的全面攻击损失惨重,简直让美军痛彻心扉。

仔细盘点下来

第一天的全面进攻伤亡高达4.66万余人,损失火炮3857门,损失战机460余架,损失装甲车593辆,在楚军轰炸中还损失了大量的物资装备。

即便在荒漠防线前方堆积了40余万美军重兵集团,这一天就损失那么大,好像40万的兵力也打不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