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南本德战役

南洋风云1864 葡萄无牙 2946 字 2个月前

勇则勇矣,失之于莽。

在战场上往往能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冲锋的美国白人士兵高喊着如潮水般蔓延过来,然后遭到无情的空中轰炸,地面炮火联合打击,然后在枪林弹雨中一片又一片的倒下……

就连帝国远征军总司令长官郑忠义元帅都倍加感慨,说道;“北美鬼佬之牺牲精神,为余从戎数十年所仅见,不亚于俄人矣!”

这样的评价非常中肯,郑中义元帅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争,与德国人,奥斯曼人,奥匈人和俄国人展开连番血战,最有发言权。

这些北美牛仔生性粗鲁,直率,稍微刺激一下就容易上头。大楚帝国远征军对此深有体会。

因为在帝国军队的阵营中,有着北美义勇兵团这一编制,也是攻坚克难的首选炮灰,对这些牛仔的脾性太清楚不过了。

简单一句话,有奶便是娘。

这就是移民国家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国家凝聚力不足,内部种族问题始终是最大的软肋,没有之一。

偏见始终存在,爱尔兰裔美国人仇恨英国裔,看不起法国裔,把意大利裔视做垃圾,对德国裔怀有警惕,根本没有把墨西哥裔或者印第安人当做同胞对待。

在其他族裔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问题。

这使得爱国情怀不足,利己主义文化盛行,能够很坦然的接受转变阵营。

芝加哥战役全面爆发了4个多月,进攻的大楚帝国远征军损失兵力超过四十万,伤亡总数约在四十三四万之间。

这其中,北美义勇兵团伤亡就超过三十万,约为30.74万人左右。

可总数四十几万的北美义勇兵团非但没有减员,反而增长到55万余人,这其中大量的美军俘虏调转枪口,还有强征的当地男性青壮是主要来源。

帝国所属的北美义勇兵团习惯于在当地强征青壮补充,不管愿不愿意直接拉走,敢于反抗者当街击毙,就是这么蛮横。

很多占领区的白人青壮要么在出行时,要么是在街上看热闹,要么是在田间劳作,要么只是偶尔经过,就被强行征募入征。

过程简单粗暴,反正都是炮灰。

大楚帝国军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种情形不闻不问。

一切以前线所需为主,远征军可不管什么民政治理,地方经济发展,先打赢了战争再说。

进入6月份以后

每年度大楚帝国军方官兵退役事务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可目前大战正酣,也只能推延这一重要工作了。

来自帝国本土及海外州的数十万新兵,已经按计划抵达北美后方各基地,正在进行后期高标准军事训练,可以随时补充部队编制。

作为一个总人口超过两亿的世界大国,楚国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年时,依然显得游刃有余,与美国的精疲力竭形成鲜明对比。

正是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北方兵团司令长官郑忠义元帅芝加哥战役进行到第三阶段时,向本土皇家陆军参谋总部提交报告。旨在改变当前的战争形式。

从一力压缩美军生存空间,转而改变为大规模歼灭美军有生力量为主,实施围点打援,穿插迂回,将芝加哥战场彻底切割出来。

这项最高机密作战方案得到陆军参谋总部首肯,呈报内阁总理衙门批示通过,迅速在前线得到了执行。

突击占领坎卡基县的楚国第七方面军派出一支有力侧翼部队向东突进,连续击溃了数股美军,于6月29日占领芝加哥以东的南本德,切断了东部向芝加哥输血的铁路线大动脉。

第七方面军随即将主力东调,厚集20余万兵力于南本德一线,优先装备远征军当前全部的58辆虎式坦克,张开口袋静等美军大举来袭。

第七方面军此举,果然触动了美利坚的敏感神经。

南本德是芝加哥守军唯一仅剩下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有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从此通过。

一条铁路干线向东通往底特律,有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军列向芝加哥战场输送,可谓是吊着一口气的生命线。

另一条铁路干线向东通往大西洋沿岸的东部沿海城市,这包括阿克伦,匹兹堡,华盛顿,威克兰顿以及纽约等重要城市,能够日夜不停地向芝加哥前线输送大量兵力和所需的各种物资,也是前方美军伤病员后撤的主要通路。

这两条铁路大动脉被截断,意味着芝加哥战场彻底陷入楚国远征军的重围中,距离战败已经为时不远了。

几百万人规模的大兵团作战,失去了后方铁路和水路运输补给线,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后果不会好。

于是美军发疯了,调集大量的军队轮番冲击南本德,试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