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
已经无人质疑大楚帝国与英国平起平坐的世界顶尖地位,在这份地图上,能看见大片大片英属殖民地十分刺眼,与大楚帝国广阔的疆域交相辉映。
这也是新旧两大殖民强国深厚的底蕴所在,英国与楚国相比较,短板和不足也非常明显。
在如今英国占有的最大殖民地印度半岛,以及南非,埃及和苏丹等非洲殖民地,英国人的统治更依赖于当地土著贵族,间接的实施殖民。
在这些殖民地中,英国白人殖民者数量很少,在总人口约三亿的印度殖民地中,英国白人殖民者也只有区区数万而已。这还包含了英国殖民军队。
在南非和埃及的情况稍好些,可当地的英国白人殖民者也就是十几万人规模。
这甚至都没有大楚帝国人口最少的中非地区附属王国华裔居民数量多,更遑论大楚帝国直属的海外州府。
即便新近占领了北美20州,华裔人口的总数量也超过了670余万,且以每年超过百万规模增长。
尤其以退役官兵为核心的北美新居民,正在逐步强化大楚帝国对北美二十州的直接掌控,一如过往的那般“腾龙换鸟”做法。
假以时日
也顶多十几年以后,大楚帝国直接掌控的北美二十州之地,当地的华裔居民人口将占据绝对优势,也就是占据人口总量的八成以上。
这是个非常高的安全线,以华裔为主的主体民族将牢牢占据社会主流,控制政,法、经,金融、工商和军事等各领域主导权,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的秩序。
大楚帝国这种人口碾压性的殖民优势,是英国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刚刚落下十几年,英法还没有从惨痛的青年男性人口伤亡中恢复过来,从城市到乡村普遍缺少劳动力。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想要强化对海外殖民地的直接管控,实在是有心无力。
他们可不像大楚帝国,拥有几乎永不枯竭的移民力量。即便在北美大战后,如今依然能每年持续向北美输送数十万新兵,用于补充老兵退役的缺额。
英法的致命短板就是人口规模,也是最大的软肋。
国际时局一旦有重大变化,这些老牌殖民强国就会面临着大麻烦,现在已经露出苗头了。
在印度,在斯里兰卡,在埃及,在南非,在苏丹,在中南半岛……
伴随着民族觉醒运动的发展,民族独立自决运动愈演愈烈,英国统治的偌大殖民地正在遭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殖民大国地位很有可能不保。
法国面临的情况同样严峻,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这使得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不得不加强在殖民地的军事存在,四处镇压民族独立运动,拼命维护这个四处漏风的老房子。
在年复一年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和精力。
只有大楚帝国风景这边独好,虽然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有些许白人组织的独立运动,可完全不成气候。
以华裔为主的大楚帝国海外领地,近年来基本杜绝了引入北方神州移民,转而通过教育和宣传手段,持续提升帝国臣民荣誉感,凝聚力和帝国的高度认同。
在帝国本土同样如此,人口的增长多来自于自然繁衍,移民第4代甚至第5代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北美战争的胜利,犹如一记效果极佳的大补剂,使得帝国凝聚力提升到空前的程度,由此带来的重大影响力将绵亘数十年。
圣皇太祖郑国辉心中升起由衷的骄傲,一切源于先见之明,大楚帝国如今毫无内乱的羁绊,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科技和工商业发展中去。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愈发坐稳了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宝座,并呈现一骑绝尘的态势。
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如此。
在军事占领北美二十州时,远征军方面同样通过军事举措,将大量非裔美国人强征入伍,并且输送到美国,芝加哥共和国和美利坚同盟国等国境内,最后就地安置。
境内残存的少许非裔美国人,则整船的遣返到了非洲利比里亚,彻底杜绝了今后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重大问题。
此举虽然引来不少的非议,可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毕竟美国也曾经这么做,从始至终,大楚帝国远征军没有对非裔人口施行暴力,遣返的人口也给足了粮食,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人道关怀,细节方面无可指摘。
这也是欧美各国舆论一时风潮起,很快就后继无力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