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杭州和松江两地的合作!

正说着,前院突然传来吵嚷声。沈掌柜带着十几个工人闯进来,指着新搭的凉棚嚷嚷:“周老,您这是要逼死我们沈家啊!工人今早全罢工了,非要我们照着您家这个标准来!”

老太爷捋着胡子笑:“沈掌柜要是嫌贵,大可以退出加盟。”

“退出?”沈掌柜跳脚,“现在退出,我那些新买的织机怎么办?”他忽然压低声音,“您老实说,这么花钱真能赚回来?”

文娘不知何时站在了台阶上,手里捧着刚染好的布匹:“沈掌柜请看,这是周家染坊今早出的新布。”

阳光下,靛青色的布匹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布纹间隐约有云纹流动。沈掌柜上手一摸就变了脸色,这手感竟比苏州上等绸缎还细腻。

“加盟才三日,周家布价涨了三成。”文娘轻轻抖开布匹,“沈掌柜算算,是发鸡蛋亏,还是卖不出布亏?”

沈掌柜的喉结上下滚动,突然转身对随从吼道:“回去告诉厨房,今晚加红烧肉!再派人去巾帼工坊,问问她们先生能不能多教几个学生!”

消息像长了翅膀,午时未到就传遍运河两岸。码头扛活的吴老二扔下麻袋就往家跑,边跑边喊:“媳妇!快把闺女送周家染坊去!人家那儿管教书!”

太白楼的说书人把醒木拍得震天响:“列位看官,周老太爷这招才叫高明!工人吃得好,孩子有书念,染出的布比绸缎还贵!”

二楼雅间,李崇义捏着新买的周家布,脸色阴晴不定。他忽然抓起茶杯砸向沈掌柜:“还坐着干什么?赶紧去巾帼工坊要先生!我们李家工坊的孩子也要念书!”

暮色四合时,朱幼薇站在周家染坊的晾布架下。新染的布匹在晚风中轻轻摆动,像一片片靛蓝色的云霞。她身后站着二十多个染工,每人手里都捧着巾帼工坊发的契约书。

“从今日起,诸位与周家染坊重新立契。”朱幼薇的声音很轻,却让每个人听得清清楚楚,“每日做工四个时辰,旬休一日。月钱三两,伤病由工坊请医。”

老染匠赵四突然跪下,把契约书举过头顶:“郡主,老汉能多求个恩典不?等小孙女学会写字,让她给工坊当十年学徒抵债!”

朱幼薇弯腰扶起老人:“不必抵债。孩子学成后,工坊按才给价。”她转向周老太爷,“您说是不是?”

老太爷的拐杖深深陷进泥土里:“郡主放心,周家染坊从今往后,工人就是家人。”

火光映在那些新换的棉袄上,竟比绫罗绸缎还要鲜亮。

夜色渐深,周家染坊的灯火却比往常亮得更久。工人们聚在院子里,手里攥着新签的契约书,脸上映着灶膛里跳动的火光。

老染匠赵四将契约书小心折好,塞进贴身的布袋里。他抬头看向晾布架下站着的朱幼薇,喉头滚动几下,终究没说出话来。倒是他身后的小柱子憋不住,扯着嗓子喊:“郡主,往后真能四个时辰就下工?”

朱幼薇还没答话,周老太爷的拐杖已经敲在青石板上:“白纸黑字写着,还能有假?从今儿起,咱们染坊的规矩就按巾帼工坊的来!”

灶房方向突然飘来炖肉的香气。厨娘端着木盆出来,盆里堆着冒尖的红烧肉。“东家让加的菜,管够!”

工人们轰地围上去。王二媳妇捧着碗不敢动筷,直到看见文娘也夹了块肉,才敢往自家男人碗里扒拉。她边扒边嘟囔:“当家的,这肉闻着像放了糖……”

“放的是蜂蜜。”文娘擦擦手,“松江特产,染工手上容易皴裂,吃了润肺。”

院墙外突然传来嘈杂声。沈掌柜带着五六个布商闯进来,鞋上还沾着泥。他刚要开口,就被晾布架上的新布晃花了眼。那布匹在火把映照下泛着流水般的纹路,竟比白日看着更精致。

“周老,您这布……”沈掌柜的嗓子发干。

老太爷捋须一笑:“按巾帼工坊的新方子染的,一匹抵过去三匹价。”

布商们互相使着眼色。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郡主,咱们这些没加盟的工坊,能不能也请位女先生教孩子?”

朱幼薇看向文娘。文娘会意,从袖中掏出名册:“巾帼义学收学生不分工坊,但有一条——爹娘得签契约,保证不叫孩子辍学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