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见探春

红楼兵圣 键盘战斗家 3107 字 2个月前

最终结果以大明获胜,东吁王朝因战败而分崩离析结束。

相比较后来的清缅战争。

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胜利程度上而言,明朝和东吁王朝的战争都要远超清缅战争,结果前者却没有什么名气,而且东胡战争时已经是晚明时期了。

王信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是南安郡王没有打过东吁王朝,也就是底兀刺。

不过这是未来的事。

“南安郡王有什么打算?”

“总不是探探朝廷的想法。”

贾政叹道:“南安郡王并不愿意开战,一则担心对方实力强盛,二则万一朝廷插手过多,会影响他在当地的权利,落入东平郡王的局面。”

东平郡王面对的是东胡和蛮人。

力有未逮之下,朝廷插手之深,于是有了辽东都司,夺走了东平郡王大部分实力。

朝廷肯定是想削藩的。

四大郡王肯定是不愿意削藩的。

只不过大周朝廷力有未逮,以至于到今日的局面。

王信也感到了艰难,担心道:“恐怕此人想多了,朝廷哪里顾得上他。”

“是啊。”

贾政闻言苦笑起来。

朝廷入不敷出,每年拖欠,至今好几百万两银子。

王信也很无语。

有人说万历时期如果没有张居正已经亡国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可笑的言论,实际上并不可笑。

一切都离不开财政。

万历登基前的七年。

隆庆元年,亏空351万两。

隆庆二年,亏空210万两。

隆庆三年,亏空150万两。

隆庆四年,亏空150万两。

这是税银,累计亏空千万两白银。

还有夏税秋粮等等。

大周承袭前明,大明在晚明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几十万几十万的军队,因为没钱导致送了人头,许多军队在半路哗变,连当时最强的火器新军,也因为没钱发生了叛变,最后叛逃到了大清。

王信认为大周的组织力还在。

比如自己需要的民兵,基本上都能按期满足,说明各地的官府对各地仍有控制力。

大周的问题同样是没钱。

所以大周也缺少一个张居正,需要时间来改革。

张吉甫有这个魄力改革吗?

太上皇能支持他,但是时间够吗?

他要不要顾忌皇帝?

还有外部。

胡人、东胡、蛮人,乃至于底兀刺,朝廷竟然沦到了需要和亲的地步,可见局势并不妙。

大周局势太不稳定,内部矛盾太深,张吉甫恐怕没办法改革。

改革会得罪人。

等于把人都推向了皇帝。

太上皇不会同意的。

胡人还未平,自己当然也不会忘记蛮人的威胁,如今还有云南外的底兀刺。

如果南平郡王碑额底兀刺打败,那么大周在东南亚的那些宣慰司宣府司都会主动或别动加入到底兀刺,底兀刺不光趁着战胜的就会稳定内部局势,还会成为更强大的一个王朝。

本身那边路途遥远,丛林茂盛,等养肥了底兀刺,恐怕再想平底兀刺就难上加难。

自己敢针对欧彦虎,因为把握住了时机,刚还在他起势的关键时刻。

否则等欧彦虎统一了河套地区,又征服了生胡各部,那时候自己带着几千人马,可能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王信不禁挠了挠头。

“问题有点多啊,也不知道太上皇和皇上心里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谁都防着谁。”

贾政一脸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