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你。”
王信眼神复杂,看着自己眼前的汤平。
汤平被看得莫名其妙。
王信叹了一声。
“汤平,你是跟我最久的一批兄弟,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无论几年后你的想法是什么,大同这边的模式,请十年不变。”
王信只能给牧民们争取十年的时间。
很多事其实是百姓们决定的。
当他们选择退让,出头的橼子先烂的道理时,注定了结局。
自己安置了十万灾民,给他们争取到了最好的条件。
而自己并不是救世主。
就像朱元璋时期。
贪官贪钱是要杀头的,欺负百姓,百姓是可以反抗的。
甚至鼓励家家持一本大明律。
把贪官污吏欺负百姓的手段,清晰无比的告诉百姓,鼓励百姓反抗,把贪官污吏抓起来。
而这些最后都会烟消云散。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就完了。
汤平大怒:“将军安能不信我?”
一种被将军不信任的愤怒,让汤平压不住脾气。
“啪。”
下意识的桌子一拍,气愤无比的站起来。
“哗啦。”
史平听到里头的动静,连忙赶进来,看清楚屋里的场景,一时间不知是好。
王信笑着挥了挥手。
史平低头离去。
汤平闷闷不乐的坐了回去,闷着一张脸也不说话,气鼓鼓的生着闷气。
“亲兄弟明算账,你我之间,说那些虚的才没意思。”
王信起身,手落在汤平的肩膀上,没有多言,只是用力捏了捏。
“唉。”
汤平叹了口长气,不爱生闷气,而是一脸怅然。
以前几百人的时候,虽然身份低微,可是兄弟们一条心。
又快活又安乐。
争先恐后给兄弟们挡箭,谁也没有私心。
如今事业大了,汤平如何看不出,气氛早不如从前。
虽然大同西军如今的士气,汤平毫不犹豫的认为仍然是大同第一。
可士气中的兄弟义气却不如以前浓厚,更有了几分的利益在其中。
“你都要独当一面了,怎么还能孩子义气。”
王信颇为好笑,又有些感动。
很多人说自己是赤子之心,其实自己真不是,只是受到的教育所改变。
而眼前的汤平,倒颇有些赤子之心。
汤平不再纠结,坚定道:“这三条,只要我活着就不变。”
王信没再多言。
目前事情未定,自己的下一步到底如何,自己还不清楚。
先等自己看清楚方向吧,
~~~~~~
京城。
贾府。
年关很是热闹了一阵。
家里的大姑娘,从宫里头赏赐了许多御赐之物。
上下都有面子,听说以前府里住过的王信将军在大同又立大功。
连京城城中都传开了。
什么三年平胡,胡人畏之如虎云云,大涨大周国威。
好事连连,贾府今年格外热闹。
贾母处。
宁国府的尤氏、贾蓉媳妇,大儿媳邢氏,小儿媳王夫人。
并孙媳妇王熙凤、李纨。
摆着果盘点心之类,一屋子管事媳妇和丫鬟们伺候。
里间里。
迎春、探春、惜春,并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还有宝玉也在。
众人看着惜春画画,旁边丫鬟伺候,各色彩绘料盘。
把个大观园画的有模有样,虽不细致,却颇为传神。
“可惜,林妹妹的潇湘馆,总感觉差了一点。”
宝玉惋惜。
“二哥哥,难道我画的不像?”惜春不服气的望着贾宝玉。
对这个最小的妹妹,大家一向让着。
宝玉连忙哄道:“很像了。”
惜春大了点,不像小时候那么好哄,追问道:“那刚才为何又说差了。”
宝玉一时手忙脚乱,语无伦次不知如何辩解。
总不能说真话。
史湘云被宝玉的样子逗笑,“噗嗤“一声。
这下子,惜春越发不开心,竟然丢下笔。
“其实很像了,只不过没有林妹妹在,毕竟人比景美。“
宝玉情急之下,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