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徒弟的手艺【67千字!】

李悠南说:“我到时候拍一个现炒火锅底料的视频给你。”

JK龙有些疑惑地问:“谁炒?”

李悠南得瑟地说:“这种小事情让我的徒弟来干就行了嘛。”

“你的徒弟?你什么时候收徒弟了?你教你徒弟木工还是跑酷?他是个厨师?一个喜欢跑酷厨师?”

李悠南说:“这个你先别管了,还需要什么视频素材你告诉我,我拍给你。”

将手机放下后,李悠南冲着陈坤杰喊了一声:“这样,这两周时间就别想着开业了。到时候装修过程,我会拍视频全部展示出来。然后呢,你跟我学炒火锅底料。每天上午的时候学,下午我要去重庆逛一逛。”

陈坤杰嘿嘿笑了笑:“也是,你刚到重庆,是应该到处去玩一玩的。正好上午我们俩炒了火锅底料,下午我就陪你到处走一走。”

……

除了和陈坤杰敲定合伙开火锅店的事情,打卡的事儿自然也要做。

作为一个正常人,拥有系统,当然会有抑制不住立刻打卡的愿望。

毕竟,就像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李悠南肯定期待着下一个开盲盒开出的技能是什么。

但是,中国这么大,人生如果一直追着打卡点跑,未免太无聊。

所以,他也有一点点刻意压制打卡欲望的意思,尽量以平常心态面对打卡,不让打卡影响自己的节奏,这样才能悠闲下来。

当务之急的事情做完后,自然要去打卡了。

重庆虽有两个打卡地点,但严格来说,市区只有一个,在一家不起眼的火锅店。

可真正到了火锅店才知道,这个打卡任务几乎囊括了整个重庆市。

内容是品尝CQ市最出名的10家老字号火锅。

随后,李悠南的系统面板地图上,出现了遍布整个市区的10家火锅店。

对于不怎么能吃辣的李悠南来说李悠南这是个让人悲伤的消息。

而眼下,还不能完成另外一个打卡任务。

另一个打卡任务在三峡。

值得一提的是,卢小兰这个坑货,作为一名985名校生,竟然到了重庆才知道三峡原来有一部分在重庆。

那能怎么办呢?就去吃火锅吧。

这几天时间,李悠南知道自己会把这一年的火锅都给吃光了。

……

前三天时间,李悠南都是一个人逛。卢小兰自然忙着开学第一课,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军训状态,没什么时间。

李悠南去他们学校逛了一下,差不多也算尽到了做表哥的本分。

他跟老妈报告了一下卢小兰在这边的情况,让家里的长辈放心。

而陈坤杰这三天时间,都忙着去办理一些证照,包括和李悠南合伙开火锅店的相关材料。

两人搞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当然也没弄得特别正规,主要是明确一下各自的义务和所占的股份。

李悠南和陈坤杰在这一点上倒是极为默契。

他们两人都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但形式上还是很默契地敲定了这个方案,更多是为了让对方安心。

挺好的。

这样的合作以后不会有什么麻烦事。而且有限责任公司,将来如果要开分店也会比较好操作……如果有的话。

不过这是后话了。

陈坤杰忙着跑流程,李悠南嘛,自然就是四处逛一逛了。

除了去吃火锅,当然要把CQ市里有意思的地方都转一转。

头一天下午,在解放碑周围转悠是免不了的。

高楼围着的这块碑,白天看就是平平无奇一个中心点,可一到晚上灯全亮起来,整片商圈像活了过来。

李悠南没特意挤到碑底下,就在旁边花坛一坐,看下班的人流、拍照的游客、拎着菜往回走的阿姨,混在一起特别有生活气。

晚饭后往洪崖洞溜达,没进去人堆里,倒是被戴家巷崖壁步道吸引了。

往上走几步,一回头——整个洪崖洞的金色灯光从悬崖上铺下来,江面反着光,确实像掉进动画片里。

千厮门大桥上车灯拉成一条流动的光带,和底下吊脚楼的暖黄混成一片。

这种时候,站着多看一会儿,比急着拍照舒服多了。

第二天往山城巷走。

青石板路弯弯绕绕的,老墙缝里钻出黄桷树的根,一路都有树荫。半道拐进白象居,这地方挺神奇,明明进了单元门是15楼,走出去又成了平地,就是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出现的那种视频的拍摄地点。

在连廊上歇脚时,正好望见长江索道的缆车慢悠悠从两栋楼之间滑过去,底下是浑浊的江水,远处是来福士几栋帆船似的楼。

真的挺好的,比成都有意思多了。

这种魔幻,也就重庆能随手捡到。

逛着逛着,李悠南也会忍不住想,要是当初四川和重庆没有分家,那这地方大概才是全国最厉害的省了吧……重庆加四川约等于一个小中国……

中国有的,重庆加四川大抵都有了……

中午一个人,在步道旁的小店吃了碗豆花饭。

木桶装的豆花颤巍巍的,蘸水调得香而不燥,配一碗烧白,肥肉化在嘴里。

随后的一天,是工作日。

上午去坐长江索道,买了南站的单程票,没排多久,车厢像个铁皮盒子,挤满了人,晃晃悠悠横跨长江。看江面货船拖着尾浪,看两岸高楼像积木似地叠起来,六分钟,一晃就过去了,出站时还有点意犹未尽。

下午再晃到李子坝,观景台上全是举手机的人,列车穿楼那一刻,快门声哗啦啦响成一片,李悠南倒觉得,钻进第一节车厢亲身体验才有趣——眼看轨道直冲着居民楼窗台去了,下一秒却稳稳滑进楼肚里。

这种设计,也就山城敢这么玩。

再晚一点的时候,陈坤杰忙得差不多了,带着李悠南去交通茶馆,一进门像穿越回三十年前,掉漆的方桌条凳、嘎吱响的吊扇、盖碗里浮着的老荫茶。

几个大爷在角落下象棋,穿马甲的茶倌拎着铜壶来回续水。

俩人窝在竹椅上,茶喝淡了也不着急走。

晚上当然要吃火锅。

当李悠南提出来要吃火锅的时候,陈坤杰还有一些惊讶,好奇地问:“你不是不吃辣吗?”

李悠南深沉地说:“我是带着任务吃火锅的。”

是什么任务,李悠南当然不会明说。

陈坤杰大为震撼,有一些明白过来,李悠南这是在了解重庆人的口味,或者说重庆火锅的味道!

一切肯定都是为了开火锅店的准备!

一时间他竟然有一些惭愧,说实话他是在火锅店里长大的,也是真正要立志开一家热闹火锅店的人,竟然都没有想过这一点,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