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同回西海,神通小术

也不多言,只寻来纸笔,就在这祠堂的香案上铺开。

姜亮口述,姜义记录,将那几样符法与两门小术的法门,一一录下。

待小儿神影散去,他只将那纸页仔细折好,揣入怀中,回到屋后那灵池旁盘膝坐下。

此地灵机最是充裕,正宜钻研玄法。

这两门小术,本就是些入门的根基法门。

在他这已通晓气理流转之人眼中,倒也算不得如何复杂。

静心参详了不过数个时辰,便已理出了些眉目。

依着法门所载,引体内阴阳二气流转,循着一道玄妙轨迹在袖中一绕。

须臾,便觉袖袍之中,竟是缓缓开辟出一方芥子之地,能藏下数枚熟透的果子。

只是这开启与阖上,都嫌滞涩,念头转得慢了半拍,远不如探囊取物来得爽利。

而且必须触及吸纳之物,方可施法。

姜义心念一动,瞧见不远处林中,正有只灵鸡低头啄着草籽。

玩心忽起,抬手将其召至了过来,一手抱在臂弯里,试着将那袖口对准了那厮。

然而念头转了数遍,袖中那方寸之地也开了又合,怀中的灵鸡却浑然不觉,依旧埋头啄食,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姜义心头不免泛起一丝失望,旋即又自嘲一笑。

终究只是门小术,能藏些死物便已不错,还指望它能隔空摄物不成?

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也罢,也罢。

他暗自安慰自己,日后待修为深了,或许这门小术,也能生出些别的妙用来。

到了晚饭时分,一家子在餐桌上聚齐。

姜义也不多废话,自怀中取出白日里誊录好的那份纸页,递给了一旁的姜钦。

“钦儿,这是份名目,你瞧瞧。”

姜钦接过,展开细看,只见上面罗列着朱砂、狼毫、黄纸等一应物事。

只是后面注着的要求,却与寻常书写用的颇有不同。

姜义等他看过一边,才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照着这上面写的,去采买些制符纸、制符笔的材料回来。若是能寻着种子,便在村里辟块地,自家种些,日后也好便宜取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姜钦身上,又添了一句:

“另外,你多留心些,看看古今帮里头,有无手巧心细的匠人,能学这制符纸、制笔的手段。”

“这都是些最低等的符纸,只要材料合用,制法也不算繁复,寻常人也能做得。帮里如今也算是人才济济,想来寻几个能上手的,问题不大。”

姜钦自是应下,将那纸页好生折了,贴身收进怀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堂中气氛正酣。

姜义这才不紧不慢地放下筷子,身子微微前倾,凑到那扎着总角的小曾孙女面前。

明亮的老眼里漾开一丝笑意,压低了声音,像是要说什么秘事:

“小涵儿,太爷爷给你变个戏法,好不好?”

小丫头闻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顿时亮了。

姜义也不多言,只当着众人的面,将案上自己那只饮尽了的白瓷酒盏信手拈来,在那宽大的袖袍前,不疾不徐地轻轻一晃。

再摊开那只布满岁月沟壑的手掌时,掌中已是空空如也。

满桌的喧闹,为之一静。

随即,便是满堂的啧啧称奇之声。

尤其是那小曾孙女,更是“呀”地一声,一下子扑到姜义怀里。

一双小手扯着他那宽大的袖袍来回翻看,嘴里嚷着:

“藏哪儿去了?太爷爷,这是什么仙法?”

姜义只是朗声笑着,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背,目光扫过桌上其余几个同样满脸好奇的孙辈,缓声道:

“这算什么仙法?不过是些入门的小玩意儿。只要你们好生修行,莫要偷懒,日后也能有这般腾挪变化的手段。”

一番话,说得家中后辈眼神发亮,连扒饭的动作都仿佛多了几分力气。

姜义此举,自然不单是为了在小辈面前炫技逗趣。

一来,是叫家中这些后辈瞧瞧,这修行路上,并非只有枯坐苦熬,亦有这般玄妙,也好激励他们用心向道。

二来嘛……却是专门做给那小孙儿看的。

他余光不着痕迹地一瞥,果不其然。

角落里,小孙儿姜钧那张稚嫩的脸上,虽也带着几分神往之色,眸子里却终究少了旁人那份乍见神仙手段的惊奇,反倒多了一丝……了然。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