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将营州划给了他做封地,却没说让自己返回封地的话,反而督促他快快班师回朝,朝堂上下及京城百姓都等着为他接风洗尘呢。
回想起赵文武先前派人送来的那封信,李凌云若有所思。
李正貌似对封自己为王的事不是很乐意,诸臣一反对,他便想借坡下驴拒绝柳怀瑾的提议。
若不是赵文武在朝堂上以僭越之名拿住了柴让,逼迫李正在保柴让和封李凌云为王之间做决定,说不得李凌云还无法封王。
李正和小草之间并无交集,太后也没见过小草,只在召见安宁的时候随口问了几句有关家人的话,安宁也只是说了小草的存在,其他的并无多言。
按理来说,太后也好,李正也罢,在选皇后这件事上根本不会考虑小草才对。
于私,小草与皇家没有交情,与皇上更不是什么青梅竹马。
于公,自己是手握兵权的权臣,皇上选皇后,会第一个排除与自己有关的人。
可太后却偏偏让人来试探自己的口风,还是在自己封王之后,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合理。
她难道不知道,一旦小草成为皇后,待她诞下龙子,那么李正的帝位便会受到威胁吗?
李凌云脑海里浮现李正那张稚嫩的脸。
他出征时李正不过九岁,脸蛋还带着一丝婴儿肥,可身上却已经有了一丝沉稳的帝王之气,眼底也出现了隐晦的野心,虽然他在面对自己时依然恭敬。
李正不敢在李凌云面前表露自己的野心,殊不知,李凌云并不觉得他有野心不好,相反,他认为李正身为帝王,就该有帝王之气,所以他教他骑射之术,教他统兵之道,意与柳怀瑾房禅真一起,将他培养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合格帝王。
可李凌云能感觉到,随着自己身上的军功越来越多,李正对自己已不如从前那般依赖了,甚至,他已经开始忌惮自己。
李凌云放下圣旨疲惫的捏了捏眉心。
他有种感觉,他和李正之间,怕是很难有君臣相宜的结局。
这种感觉在亲卫推门而入,将赵文武快马加鞭送来的急信递过来时更加强烈了。
:https://0d6f590b。手机版:https://0d6f5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