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中山

为了让西门豹对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更加了解,常学常新,何博不介意陪他一起努力。

更重要的是,

现在还流传着的许多书籍,有一部分,会因为后世的动荡而失传。

何博觉得,既然自己有机会又有能力,替后人保存一些典籍,也是好的。

像西门豹用来给喜的两个孙儿启蒙的《史籀篇》,其书在后世,便已经失传。

学者们只能从各色书籍中,或者考古中,搜寻到部分篇章,进行整合。

这种用于启蒙,流传极为广泛的典籍,都不见了踪影,更不用说,那些更加珍贵的著作了。

只是此时,极大部分的书简,都存于诸侯和周天子手中。

各地贵族,基本只有部分典籍传家。

何博无法离开漳水流域太远,去往洛邑成周之地,去那老子李耳曾经工作过的守藏室中,观看更加久远的古书。

所以,

何博只能逮着西门豹这一只羊薅了。

毕竟西门豹是经历了儒门弟子的正式教育,并且为官多年,读过不少典籍的。

哪怕何博只是记下他脑子里的书籍著作,对后世来说,仍旧是一大贡献。

“鬼神也要研究学问吗?”西门豹无奈道。

对于鬼神预订他死后继续当牛做马一事,西门豹已经习惯了。

反正他现在还活着,

又何必计较这死后的事呢?

何博说,“我听儒家的孔子讲过一句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身为鬼神,无意太多插手凡俗的事物,无法使天下人因我而得到安稳太平的生活,算不上仁。”

“我平时喜欢随着漳水游荡去四处,对人间的争斗不感兴趣,算不上勇。”

“所以,我只好去试着,做个有智慧的人了。”

西门豹哈哈一笑,“鬼神也讲究仁义礼智信吗?”

何博双手抱胸,强调道,“鬼神自然不需要。”

“可我这不是在学习如何做人吗?”

按照何博如今的本质,他身为山川,根本不用在乎人间的是是非非,只要待在自己还在的地方就好了。

可,何博这不是闲不住吗?

或者说,

成为鬼神最好的一点,就是他可以在乎很多事,只要去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便好了。

于是,西门豹也没有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