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秦国的分裂

他说

“我得到了上帝的启示,以后要在这里推行类似周初分封的制度。”

被大贤良师叫来的人对此很是惊讶。

他们在好几年前,便按照诸夏的传统,想要鼓动大贤良师以广业为根基,统合周边归化的部族,建立一个属于诸夏国家。

除了其人追求富贵的私心外,

想要促进文明的传播,一个强而有力的国家为其支撑,也是很有必要的。

罗马人也在这里传播着属于罗马的文明,他们的效率比起诸夏来说,要迅速不少。

可明明在耕耘、数算、匠造等等当年,是诸夏更加先进嘛!

凭什么一群连衣服都穿不整齐,成天就知道披着床单当袍子的罗马人,能比诸夏君子教化更多蛮夷?

答案显而易见——

“广业”只是一座属于诸夏城市,

而“罗马”则是拥有万千土地和臣民的国家。

蛮夷再怎么不通人性,在挑选生活环境这方面,还是会动一动脑子的。

所以,

他们必须建立正式的国家,制定适应的制度,训练强大的军队!

但耶哥儿并不愿意戴上属于君主的冠冕,更喜欢那顶在向那些生活在丛林中的日耳蛮人传道时,被一头白鹿赠送的花草头冠。

这让刘如意等已经年迈的追随者感到十分焦虑。

等听了耶哥儿的通告,他们顿时打开思路,内耗一下子就停止了——

也对!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进步嘛!

“但分封需要天子的诏令,还需要足够的支持……”

周天子给诸侯们画饼时,也是会给点人手武器,让其能够在蛮夷面前,建立起优势的,不至于让初到地方开拓的诸侯,迎来个落地成盒的下场。

且不提远在泰西,该如何获得诸夏天子的册命,

就说广业人口才一万有余,若其从中掏出五千作为分封的资产,再分给每个受封者一千的初始“国人”,也只能折腾出五个所谓的诸侯。

究其规模,

还比不上隔壁的乌比尔部族呢!

耶哥儿对此则回道:“上帝既然有启示传下,自然会有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你们且安心的去做!”

刘如意等人只能将信将疑的走了。

耶哥儿目送他们离开,转身就抓着九节杖,沟通起了鬼神。

何博收到消息后,便让瑞纳河的白鹿去送达来自中原天子的,册名泰西诸侯的诏书。

白鹿先是来到耶哥儿的梦里,将这消息告诉他,并且询问耶哥儿

“本体送来了周天子写的册命、秦始皇写的册命还有汉太祖写的册命。”

“你需要哪种格式的?”

耶哥儿挑来选去,然后问道,“可以是现任天子的吗?”

“这让以后史官记录,也不至于给后人增添疑惑。”

难道真的记下秦始皇派人开拓泰西,最后泰西这里感动的给他进贡了一头北极熊骑着玩?

“可现任天子还没有死去。”

“这个没关系,可以先让某位汉皇帮他提前写一份,等他死了之后再补办!”

这样,即便后人仍有疑惑,可时间对得上,人物也对得上,总比诏书上出现“秦皇汉武的签名”要令人更容易接受。

白鹿因此盯着耶哥儿看了一阵,随后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家伙养什么样的人”,消散在了耶哥儿的梦里。

等到新的弥撒日到来,

耶哥儿带着人念完了经,给人发完了鸡蛋,便随同上帝的子民前往河岸边开辟的农田进行耕作。

一头高大的白鹿如芙蓉出水,翩然而至,背上则是背负着大汉天子“刘秀”给予泰西诸侯的册命、印玺和礼器。

旁观者纷纷惊讶的叩首,那些被耶哥儿用各种仪式调教好了的归化之人,更是当场合手闭眼,念诵起泰西版本的太平道经文来。

当刘如意等人赶来时,只见到白鹿踏着水波,隐散于林间云雾中的背影。

他们因此信服了耶哥儿的话,觉得上帝实在是个厚道神,连连喊着“皇矣上帝”。

在此之后,他们便鞭策起自己的子嗣,希望能在闭眼之前,看到子孙建造起属于自家的邦国。

毕竟耶哥儿已经告诉过他们,

受封离开时,广业这边只会给予其五百初始人手。

想要更多力量,就看他们能忽悠……教化多少与之交好的蛮夷,令其愿意追随而去。

这让他们即便得了册命,也没有直接离开广业,自行创业。

只想多招收点人再动身。

“你要是能把乌比尔部拿到手里,咱家就地立国都行了!”

“何至于让东边的秦人占了先手?”

刘如意拍着大腿,对儿子的“无能”不断发出哀叹。

后者也很无奈,“按照日耳蛮的规矩,虽然女子可以继承家业,却也有先后首次的排序。”

“更何况我还有个大舅子呢!”

但这个理由没能安慰到刘如意。

小老头仍在倚杖自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