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实不相瞒,放在我手里也没有条件收藏,家里需要钱,我打算把它卖掉。”陈女士说,“我知道冯教授很忙,您帮我修复它,等我卖掉它,需要多少酬劳您尽管开口,我一定照付。”

吴老板在一旁说道:“哎呦陈女士我不都给您说了吗,冯教授要是答应你修复这件东西,那一定是冲着文物本身的价值,不然您出再多钱也打动不了她。”

冯妙道:“你现在就是送去国外修复,他们也不敢给你承诺达到怎样的效果,国外修复丝织品的技术水平并不比我们强,这件唐卡想要修复,还必须熟悉中国的刺绣和织料。”

冯妙沉吟道,“我可以帮你修复它。相关事宜咱们提前签个协议,我不要酬劳,条件是修复之后,你先借给我们研究一下,这个时间不会太长,顶多一个月。另外怎么修复由我说了算,我需要对它进行清洁、平整和针线加固,修复效果我会追求完美,但是不承诺一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并且修复完成的时间不能确定。”

听到时间不能确定,陈女士稍迟疑一下,说道:“冯教授我相信你,就听你的,交给别人我更不能放心。”

签过协议,冯妙把唐卡带回了自己在帝大的工作室,她答应修复,一方面是这件唐卡确实珍贵,她想要挽救它,另一方面她们的丝织品修复课题小组刚成立不久,新引进了一套现代化设备手段,她招了四名研究生,全部是女生,正好带着学生们来共同完成,也作为一个课题任务。

检测、消毒、清洗、平整、固色、针线加固……用薄如蝉翼的绉丝纱进行加固,并保证不影响文物外观,修复材料必要时可以完全拆除,能够恢复文物原貌。

冯妙带着她的四个学生,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近乎完美地修复了这件唐卡。

她着手修复永乐刺绣唐卡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国内几位研究唐卡的专家早就开始关注,修复完成之后,便按照之前的约定,由专家组进行信息采集和研究,之后交还给委托人陈女士。

99年春季,这件唐卡被陈女士委托给国内一家知名拍卖行拍卖,消息一传出去就引起了一波关注。

冯妙得知后不禁有些感慨,这样一件东西,本应该回到博物馆,然而各家博物馆的文物回购资金都十分有限,恐怕是不可能了。

这一年春节,大子二子兄弟俩都回来过的,然后各自去忙,到3月底哥俩打电话说都一两个月没回去了,便约好了一起回来陪陪爸妈。兄弟俩本打算一家人出去郊游,冯妙不去,说她想去参加一个拍卖会。

二子一听就问:“妈,您看上什么东西了?我给你买。”

“我就去看看,没打算买。”冯妙就跟他们说起这幅唐卡,笑道,“我亲手修复的,跟它相处了四个多月,还有点舍不得呢。”

二子就说:“妈,你要是真喜欢,咱们买下来就是了。”

冯妙说:“没必要,你妈经手的好东西多着呢,要是都想要,你就是世界首富也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