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沈丫丫道:“苏晚姐姐,你的法子我是不会告诉其他人的,若是让其他人知道了,便会和我们抢野山果了。”

苏晚给沈丫丫眨了一下眼睛:“聪明。”

苏晚和沈丫丫逛够了,在和沈临约好的地方等了一会儿沈临,就见沈临也过来了。

没等苏晚问,沈临倒是率先开了口:“这是以前没有出来挣银子的心思,便也没问没打听过,这一用心问了,能挣银子的地方还真是多。”

苏晚往详细问了问沈临,得知沈临问了东街上的那几家店铺,都在招人,有招干活的伙计的,也有招账房先生的,还有招和东家一起出海跑船的,且这出海跑船还不是干苦力,是帮着东家点货出主意的,这个最是挣钱,出海跑一趟一个多月,若是顺利,便能挣个三十多两银子。

沈临这才发现自己以前是有多无知,之前自己的脑子里面只有种地和读书两件事情,最好是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后来父亲不在了,他便想着回来种地,毕竟种地是最稳妥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别的。

但是这不出来问不知道,问了才知道,只要是有本事,挣钱的路子还是很多的。

士农工商,青石村里的村民都瞧不上那些做工的和做买卖的,但是沈临现在最不怕的就是被瞧不起,最却的就是银子。

沈临告诉苏晚,等到把玉米全都收起来了,他还要来青云县里多转转,趁着冬日里没有农活,找一个活计,多挣些银子。

以往的冬天,沈临除了在家里照顾母亲和妹妹,还要帮着祖父祖母还有大伯家干好多事情,并且还要上山砍祖父祖母还有自己家里一年的柴火,一整个冬天,沈临并不闲着。

苏晚很是赞成沈临冬天想要在县城挣钱的想法,苏晚道:“的确,现在什么脸面什么为祖父祖母尽孝,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多挣銥誮些银子,去青州府给沈家婶子找个好大夫,把沈家沈婶子的腿瞧好。”

苏晚又道:“对了,你也不用太担心你祖父祖母的想法,反正无论你怎么做,你祖父祖母都不会满意的,你子啊他们那里,都是不孝子。”

若是旁人,苏晚定然不会这样多说,毕竟这样说出来也有挑拨之嫌。不过今日和昨日苏晚还是看出来了,沈临好像明白过来了,苏晚索性趁热打铁。

沈临淡然道:“我打算,以后大伯家怎么孝敬,我便怎么孝敬,如果和大伯家做成一样,还不能让他们二老觉得我孝顺,那也确实不是我的问题了。”

苏晚一笑,看来这沈临,这回是不打算愚孝了啊,沈老大一家只会拿沈老头的用沈老头的,为沈老头和沈婆子做过的事情微乎其微,沈临说要和沈老大家做的一样,便也是不打算做了的意思了。

苏晚简直想为沈临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