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岳霖书院早前还不是京城里最大的书院,也是一个四条木棍,一片茅草铺起来的小学堂,看起来破败的很。
但是耐不住里面的先生都是满腹经纶又怀才不遇的,一腔热血无处挥洒,只能到这个小小学堂里教人读书,因此,先生们教的格外卖力。
也耐不住在里面读书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少小吃苦,懂得生活不易,能在这个破小学堂里面上学,孩子们都觉得非常满足,因此,少年们学习得十分认真。
双向奔赴的感情才有意义,先生们愿意教,学生们愿意学。在岳霖书院成立后的第一次科举,出了个状元和探花,自此,书院名声大震。
再加上天公作美的时运亨通,每逢科举,前三总有一位出自岳霖书院,随着潜移默化的时过境迁,书院渐渐的从京城里偏僻角落的小学堂变成了京城里最大最好的书院。
书院名声好,学子个个榜上有名,先生严苛,学生们都是朝堂重臣,还有何惧,世家贵族都愿意把自家孩子送进书院。
因为这个缘故,书院里的学子大多都是公子王孙,出自名门,诸如丞相公子,王府侯爷,都在岳霖书院里受习学书。
就是在这样一个神奇的书院里,学子们最津津乐道还是书院里的两位对头,二位对头家世好,学识高,不论他们做了什么,都是书院的焦点。
其一是丞相家的公子,文絮璁文小公子,素日里不苟言笑,看谁一眼冰碴子都能冻得三尺,白瞎了一副清隽玉雪的好相貌。
丞相公子太过冷漠,学子们敬而远之,能避则避,偏偏就有人不知好歹,迎难而上。
平阳王独子,杜行清杜小侯爷,生的丰神俊朗,倜傥无双,在书院最喜欢做的事都是招惹文絮璁,文絮璁做什么,他都能挑挑毛病,说说不好,怎么惹文絮璁生气怎么来,并且乐此不疲,还乐在其中。
学生们不瞎的,不傻的,都看得出来,小丞相对小侯爷的骚扰不厌其烦,一方面他们为小侯爷总是杠上冷若冰霜的小丞相捏了一把汗,一方面又佩服小侯爷勇于赴死的精神,还隐隐有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变态心思,期待着哪天不堪忍受的文絮璁拿出半人长的砍刀来追杀杜行清十条街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