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韩非见到荀子先是恭敬一拜。
荀子点了点头,听见韩非问道:“老师,你可是要离开了?”
韩非的聪明,荀子是知道的。所以当他这么问的时候,他也并未觉得惊讶。
之前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他当时便想着离开韩国回赵国去。
只因答应了韩王要好好教授公子韩非,再加上后来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他知道赵国暂时没有了危机,这才安心在韩国继续待了下来。
“老师,这些日子以来多谢您的教导。”韩非知道荀子去意已决,挽留也没有什么用,便开口道:“学生一定谨记老师的教诲,奔走各国为和平尽一份力。”
荀子听了韩非的话,有些欣慰的朝他走近了几步,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之前他收了李斯做学生,李斯学成之后便去了秦国,后来便没了他的消息。
荀子不止一次感慨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李斯虽然聪慧,可精于算计,他觉得如今秦国最强,便想着去投奔秦国。
他去的时候并未提前告知荀子,荀子还是后来偶然才知道李斯去了秦国。
他在最初拜他为师的时候便已经决定好了去处,荀子也是后来才想明白的。
好在荀子当时并未将所学悉数教授于他,不过以李斯的聪明才智,在秦国混个一官半职已经足够了。
见荀子有些愣神,韩非正要开口询问,便听见荀子叹了口气:“韩非,日后你若是遇见了李斯,记得不要和他正面冲突。”
韩非之前便听说荀子还有一名学生去了秦国,只是一直没有开口问过,想不到这次荀子居然主动提及了他。
“老师放心。”虽然不知道荀子为何这么说,但韩非相信他这么说定然是有他的道理,就没有多问,一口答应道。
荀子同韩桓惠王韩然道了别,便启程回了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