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阁老一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进了宫,冯皇后去后,杜贵妃就是目前宫中品级最高的后妃,连生了大皇子的贤妃都比她低了一个品级。有这样一个姐姐,杜阁老的小女儿不应该下嫁啊。
“寒门子弟。”顾瑾看着吴轩,“杜阁老选他,就因为他是寒门子弟。”
吴轩道:“你是说,杜阁老此举,是想拉拢寒门学子?”
顾瑾点头。大阑建朝是贵族起义,真武帝本人就是贵族出身,追随者也大多有世家背景,从开国至今,朝中重臣也几乎全是世家出身。但新政的推行,科举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崭露头角,这也是一股很大的势力。
杜家多大儒,本就在文人中名声极好,如果杜阁老再把女儿下嫁给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子弟,会使得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也使得这些寒门子弟自动偏向他的阵营。
这段时间,随着武安侯回归,顾阁老入阁,还有大皇子出生,改革派的风头已经完全盖过了守旧派。杜阁老想稳住手中的势力,必须做些什么。
“可是,思源都没有跟我们提起过。”吴轩道。
“据我探听到的消息,柳思源的母亲同意了,但他本人不同意。”所以杜阁老才没把事情传扬出去,要不是他们在杜阁老身边安插了探子,也不会这么早知道。
“他当然不会同意。”吴轩还记得柳思源抱着秋枫红喝得烂醉如泥的样子,那满脸的悲怆,可见用情至深。
“这桩亲事做不成,对我们是好事。”顾瑾笑道,“刑宾也有一个妹妹,虽然长得略微壮硕了些,但人是极好的,不知道柳探花是否乐意接触一下。”
“别了,你们这一堆破事还是别把思源卷进去了。”柳思源这种书呆子,还是应该在翰林院熬三年资历,先适应适应官场再谈其他。
“哈哈哈,你还挺护着他。”顾瑾一句话岔开了这个话题。
吴轩也不再多谈,而是问谭延,“怎么一脸忧心忡忡,是茶水太难喝了吗?”
“啊,不是。”谭延放下手里的茶碗,“是别的事情。”
顾瑾劝他,“你放宽心,宫里那么多太医守着,肯定会好起来的。”
“我主要是担心阿姐,她天天不眠不休地守着,身子怎么撑得住。”谭延咬着嘴唇,眼中满是痛苦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