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无论魏晋 九州月下 936 字 2022-10-16

“不过草原败犬尔,他认大汉,汉国认他么!?”拓跋猗卢大怒,不过他毕竟是雄主,立刻收敛颜色:“吾先谢过郡守抬爱,贵使还请先带吾前去看财物。”

十倍之物……他要先去看看,损失了多少。

若真是如此,抢了他拓跋氏族的东西,必然要一分不少,全吐出来。

肖晓晓立刻应是。

起身时,静深与她对视一眼,抬手比了个ok。

托已经准备好了,放心吧。

第47章 原力回馈

草原的生活并不容易。

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句子属于诗和远方,当真生活在这里时,得到的只有眼前的苟且。

和农耕民族只有“粮食 人”的两级能量利用率不同,草原的“牧草 牲口 人”的三级利用率,天然就让这片广袤的土地在游牧形态下只能承担百万左右的人口,一但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游牧民族就会南下。

所以牧民必须地广人稀,所以牧民必须争夺草场,所以游牧民族总会南下掠劫,成功了,他们可以得到粮食养活更多人;失败了,就将多余的人口消耗掉,没别的路可走。

地广,就形成不了商业;人希,就哺育不出文明。

所以布也好、盐也好、铁也好,绝大部分的生活物资,都要向中原人寻求,他们草原人是做不出来的。

而从东汉以来持续数百年小冰河时期让草原民族过得更加艰难。

最明显的就是霜冻期的延长和雪灾的频发,前者让草场返青的时间减少,养育牛羊的数量下降,后者会让牲口大规模死亡,这些情况下,适应不了原本的匈奴、羌、氐这些草原部族,纷纷进入关中,改种田为生。

关中当时经过三国之乱,人口稀少,所以胡人入关居住,北方的长城一线基本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