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寸土寸金,院子耗尽了母女积蓄。
就连首饰也都典当殆尽。
生计所迫,钟氏咬了咬牙,接些绣品的活来贴补家用。
她原就出自江南,闺中时学了手极好的针线,这些年沈蔻父女的贴身之物都出自她手里,绣工不比外头的绣娘差。只是这活儿实在精细,绣多了伤眼睛不说,就连那双握笔的纤纤玉手都磨出了茧子。
沈蔻瞧在眼里,岂不心疼?
前世那些荒唐卑微的事,不论她是为生计所迫贪慕虚荣,或是真的倾慕江彻情窦初开,抑或被戚家怂恿鬼迷心窍,都已成了过往。如今她神识清明,半点都不想掺和穆王跟戚家的事,更没打算再去争那所谓的王妃之位。
那东西尽管让别人去争,打得头破血流都行,她只想随遇而安,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目下这情形,总还得想法子维持生计。
她年已及笄,该担当些事情了。
沈蔻唆着香浓的粉,慢慢儿琢磨出路。等一碗香滑的米粉唆入腹中,终于有了主意。
皇宫往西有条珠市街,是京城最热闹的所在。
长街的腰眼处是座戏楼,上下三层的楼阁修得气派巍峨,雕梁画栋矗立在街旁,引得无数公子哥竞相出入——
时下不许官员府邸中豢养戏班,最多在逢年过节时请戏班到府里唱上几日,其余时候都是到戏楼消磨闲暇。时日久长,戏楼的生意便格外红火,几个有名的戏班更是一票难求。
眼前这座戏楼便是京城最负盛名的。
里头常驻的戏班叫玉芙蓉,排演的南戏无不精妙,几乎场场满座。
这会儿新排演的戏目才唱完,座中的公子哥儿们喝彩声不断,豪掷千金打赏之余,纷纷要极受追捧的伶人重回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