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福妮这般的孩子并不是个例,东家如今得了余槐始安两县,百废俱兴,到处都需要人,反倒是青鹿谷中,该修的修了该建的建了,事也少了。谷中的人为了搏一个出路,纷纷出谷拼个前程,除了那进了工坊的,少有留在谷中的。
这大人能走,孩子不能啊,他们得上学堂,谷中如今谁不知道识字读书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孩子和自己爹娘分隔两地的局面,孩子再懂事也顶不住想爹娘啊,那一户人家只走爹娘的或是爹娘都走了,爷奶家人还在谷中的倒是还好,好歹有个亲人看顾着,可怜的是福妮这种家人皆不在身边的孩子。
但愿这天下赶紧太平下来吧,那时或许便再无这等惨事了。
“张蕴见过宋老先生,唐突来访,还请赎罪!”
宋二爷识字一年多,如今很是端得起来,他看着厅中三人问,“你三人既是东家所任的各村村长,不去上任,倒是来了青鹿谷,这是为何?”
三人知道这是青鹿谷主事之人,东家亲信之一,便将自己来到此处的原因和盘托出。
“你们这倒是找对人了,谷外的梯田便是老朽我得了东家之令,亲自带人修建的,东家既然给你们批注了,老朽也不瞒各位,给你们说说这梯田是如何修建的。”
宋大志给三人仔细讲了梯田的建造大小的事宜和注意事项。
在三人听得入迷时宋大志才止了话头,“这梯田之事,老朽尚能说出个一二,许大人所说的桑基鱼塘之事却从未有过耳闻,只能去闻知阁内试试运气,找找阁中有无记载了。”
三人忙道,“还请宋老先生带路。”
顾月照这小半年的时间,解决了最基本的吃穿二字后,除了必买之物,商城开启之日她都将购买机会买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买什么都不如买承载的知识的书籍,虽在当下不如买实物带来的效益那般显眼,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民之好事。
青鹿谷的藏书阁名为闻知阁。
取自神知不在见知闻,气化流行一本存之意。
闻知阁在谷中学堂之内,分两楼而建,一楼藏书多是三字经,百家姓,基本算数等基础书籍和一些农书,食物方子,医书和练体的书籍。一楼对所有人开放,不论是田中劳作的百姓,还是走街串巷的小贩,又或者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都可以进来翻阅。
二楼则分区放着各种方子和工具用书,当然这里面的书籍顾月照还是做了一轮筛选的,像之前所买的武器制作大全,水泥方子,冶铁方子肯定是不会放在此处,都是她自己保管或是交给相关人员手中,并不会外传。但即使如此,二楼所归集的书籍依然是普通人学会了其中某一种,便可以立马发家致富的程度。
因为二楼书籍的特殊性,它并不对普通百姓开放,只有持顾月照所发专门的凭据,并在宋大志和青鹿谷学堂院长徐召的陪同下方可进入闻知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