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像单纯的储蓄了,月牙儿心想,有一点子集资的意思在里面。
“姑娘问这个做什么?”伍嫂往锅里添了两勺水,提醒道:“莫不是有人想存钱在咱们店里?你可警醒些,别到时候还要自己贴利息钱给人家。”
月牙儿点点头,笑说:“我算学乖了,这种关于钱的事,还要从长计议。”
至少,在她没有明确下一步的策略前,她不会去费力做这件事。
今日是个好天气,杏花馆才开门不久,原先已经预约的客人便到了。
靠近南窗的那张桌子,仍旧是最讨顾客欢心的。即使如今杏花已开至荼蘼,被风吹下好些洒在水里,仍旧有许多读书人打扮的年轻公子,喜欢对着花吃点心,以为是一件风雅之事。
今日坐在这张桌子上的,是三个穿着直领道袍的儒生,才进店,一个穿玫红色道袍的就站在窗前,对着落花吟了一首诗。
月牙儿今日有空,特意梳了一个双环样式的发型,人都显得精神一些。等她打帘子出来,正见着汪六斤一副疑惑的模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悲春伤秋的读书人。月牙儿悄声道:“你看习惯了就好,这桌我来招呼吧。”
她将食单放在桌上,笑问说:“几位公子来得真早,瞧瞧想吃些什么。”
坐主位的书生拿起食单,谦让朋友说:“你们看要吃什么,我请。”
“都行都行。”
“随便。”
一番推让后,食单还是回到了原先的书生手中。他本是县学的学子,姓刘,今日难得有一日休沐,便约上同窗好友一起到这杏花馆尝尝鲜。早听闻这杏花馆的老板是个小美人,原以为是名不副实,但如今一见才知道传言半点不假。
刘书生将视线转回到食单上,要说这杏花馆,不亏有风雅之名。就是一份菜单,字迹瞧着都赏心悦目,还画有点心小像呢。
挑个便宜点的,但不能太便宜,免得他俩说我小气。刘书生心想,眼睛只看着价目表。当他看到一个标价“三钱银子”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这什么点心?都能比得上一坛酒的价格了。
他飞快地瞥了一眼点心名字,忽然一怔。
一个好友看他忽然不动了,也凑过来瞧。等看清了点心名字,立刻抬起头,眉飞色舞道:“老板,你家有‘泡芙’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