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页

“舰船和武器是不可能还给你们的,毕竟那是战利品。不过呢,伯爵阁下,你要知道:你这是在东方——在马可波罗传记中所描述的,充满着黄金,香料,丝绸,瓷器……等等无穷财富的东方!”

随着这一个个充满诱惑力的字眼从阿德口中说出,后面早有勤务兵搬运过来若干箱子,摆到卡洛斯面前,并掀开了盖子——里面正是阿德所说的那些东西:华丽的锦缎,精致的瓷器,还有让西方人为之疯狂的香料!

“丢掉了王国几十艘战舰,也没能夺还吕宋土地……但是如果阁下能为西班牙王国带回一条每年都可以稳定的,安全的输送大量东方货物前往欧洲的航路。另外通过艰苦谈判,好歹为西班牙留住了宿雾岛么一个据点,保住了与美洲的航路仍然畅通……在贵国政府深陷于欧洲大陆战事,背负着沉重财政危机的当前,阁下这一次的远征想必就不能算是失败了吧?”

卡洛斯并没有马上回应赵立德的言辞,而是呼吸粗重地盯着箱子里那些宝物,贪婪地看了许久。方才抬起头,用虽然不太熟练,发音也颇为古怪,但却非常坚定的中文回应道:

“当然!接下来的事情,我来解决!”

第五百七十二章 特殊安排

公元一六三三年,八月七日,大明崇祯六年七月初三,恰巧是立秋这一天,琼海军主力大舰队结束了对宿雾岛的占领与针对西班牙的军事行动,启程返回本方势力范围——吕宋或是海南。

返航的场面极其壮观,码头里这些日子“积攒”下来的西班牙军船一起开动,再加上原本埋伏在周围海湾的琼海军自家船只,组成了一支空前庞大的舰队。以至于吕宋那边的港口都容不下,有一部分要直接开到海南岛去。

……海面上帆影遮天蔽日,十余条著名的西班牙大帆船在前头开路,后面则跟着一些小家伙——说是小家伙,能够远程重洋从美洲来到这里的,再小也小不到哪边去。如果按照正常历史上的实力对比,这里任一条舰船在东南亚沿海都可以横着走的,荷兰人那种引以为傲,跑遍了全世界的“弗汝特”级,在这些曾经创出无敌舰队威名的西班牙帆船大前面只能算是小字辈。

只有一点点瑕疵——这些船大是大了,在船型和设计上其实已经落后于时代,除了有吨位,够份量之外,在速度,炮位,以及实用性方面都已经比不上当今欧洲的最新样式——英格兰皇家海军的改进型盖伦,于伊丽莎白时代创立,俗称“女王船”那种,才是当今世界上最好最新锐的远洋船。

不过在琼海军眼中,这点落后不算什么,要说最新式的帆船型号,这世上谁能及得上他们有发言权呢?——他们自造的飞剪船已经达到了帆船型制的顶峰,而大型的全金属骨架,外包金属装甲板,木质船体战舰也已经在设计之中——在全钢铁舰船出来以前的替代品。

将来组成琼海军舰队主力的肯定都会是这类最新最好的自造船,而眼下这些缴获来的战利品不过是过渡产品而已。只需要稍微对其改造一下,放到东北亚一带海面上去,用来与日本,朝鲜,还有大明帝国的小舢板水师交流,已经绰绰有余!

当然,在改造之前,想要开动这些笨重家伙,所需的水手可不是个小数目,光靠琼海军自家的水手还真应付不过来。不过赵立德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大量新近投诚过来的欧洲水手被分散安置到了各条船上,就连琼海军自己的军船上现在都是华洋水手各半,共同操作帆船。当然华人水手肯定是处在主导地位,负有监督之责。此外在每条船上还派遣了一支陆战队,以防万一。

不过总体而言,这次航行最大的安全保障还是来自于海上——琼海号本身也在这个船队中!

关于这艘大铁船的种种传说,在那些欧洲水手和士兵中间早就传扬多时,但真正见到过的却很少——除了少数高级军官和贵族是从马尼拉港带过来的,其他人都是在宿雾这边直接被俘,并没有经历过马尼拉之战。如今让他们亲眼看到这条大铁家伙,也好打消这些人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想法。有这艘威风凛凛的全金属战舰坐镇当场,任何想要图谋不轨的人都得三思了。

对于琼海号本身,这也是她在吕宋地区的最后一次巡航,半年之前由于凌宁的船队猝然遭遇突袭,琼海号不得不紧急出击,在准备方面其实不是很充足的。勉强打完了马尼拉湾之战以后,琼海号的油料已经达到警戒线,此后不得不一直驻守在马尼拉港口中修整,直到最近化学组才又凑齐一批油料,用运输船专程从海南岛运过来,为琼海号补全了返回海南岛的燃料,顺便也押送一批帆船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