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将行李袋归置好后,大家去招待所配套的餐厅吃午饭。正值饭点,厅了不少人,袁立先看到老熟人,是隔壁省的三元啤酒厂的徐主任,他以前来东来啤酒厂参观过,他乡遇故知,两人热情打招呼。

两个厂一共5个人,坐着吃饭聊天,两个厂产量规模都挺像的,三元的两人也是不请自来。

“听说没?有几个啤酒小厂没受到邀请也自己跑来了,真是…”隔壁桌几个人声音不大不小的说着,好像也不在意旁人会不会听见,脸上倨傲神情可见一斑。

桌上几人对视几眼,徐主任小声说,“这是朝露啤酒厂的。”朝露啤酒厂,这两年迅速发展起家的啤酒厂,产量已经位居全国前五了。

“你们说,那些小啤酒厂来干吗?产量不够,技术落后,这次研讨会他们听得懂吗?”那几人还在喋喋不休。

赵新诚把水杯重重磕在桌子上,霎时打断了几人的窃窃私语,他面色一沉,斜看一眼,又端起酒杯仰头饮了一口。

朝露啤酒厂刚刚开口嘲讽的女同志本想再骂几句,结果才看清隔壁桌那人的脸,突然矜持起来。定神一看,那人长得俊朗,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薄唇一张,将一杯啤酒饮下,举止很是潇洒。当下就有些心猿意马了。

陈芷欢突然开口,她脆生生的声音响在几人耳边,“小云同志,你知道啤酒厂最忌讳什么吗?”

三元啤酒厂的小云摇摇头,又听到陈芷欢说,“最忌讳啊说人长短,不然这生产的啤酒喷瓶率准高,得喷10多厘米出去。”

小云一听这话,呵呵笑起来,觉得这比喻新奇。

朝露啤酒厂今年为了强行扩提产量,各环节抓得不紧,导致出了岔子,收了受潮发霉的大麦,最后生产出来的啤酒喷瓶率比正常状态高了两倍,被省里批评敲打了,严令整改,不过这事儿只在省里秘密批评,只有几个大厂的人知道,陈芷欢也是几年后才偶然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