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阵损坏。
九鼎失去了作用,只是被当做国家的象征,只有偶尔会借助国运才能激发出部分效果。
十几年前,赵括刚刚得到九鼎的时候,进行祭天,引起的天象变化,便是这个原因,不过当时激发的只是少部分效果,且持续时间极短。
如今赵国终于一统天下,自然要重新构建大阵,囊括现在的各大州。
同时还要给大阵留有余地,为将来扩张做准备,总不能打下来一块地盘,就重新布置一遍。
“陛下,西域急报,我军前不久和孔雀帝国交战了。”刘平从殿外快速走了进来。
“又交战了?”赵括接过战报,打开一看,松了一口气,“打赢了就好。”
不过接连和孔雀帝国发生战争,也意味着赵国的边境扩张快要达到了极限。
想要继续扩张下去,面对的就不是弹丸小国了,而是孔雀王朝这样的庞然大物。
“传令田单和蒙武,接下来以防守为主,尽量减少和孔雀帝国的摩擦。”赵括沉思片刻,还是决定以安稳为主。
中原刚刚统一,百姓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正是恢复生产力和人口的最佳时期,不宜大规模挑起战争。
而且朝廷刚刚免除了五年农税和徭役,同时取消了口赋,财政收入缩减,也没有足够的钱粮去支撑战争。
打赢了还好,能抢敌人的,弥补亏空。
要是打输了,可就得不偿失了,甚至会引发财政危机。
同时,南方的开发,封国的建设,也需要赵国投入大量的资源。
因此,朝廷上一直认为,接下来几年赵国应该由扩张转为治理。
至少在五年,甚至十年以后,才能发动战争。
然而,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是赵国能决定的。
随着孔雀王朝派出使者出使塞琉古帝国,加上大夏残部以及流亡的王子保证大夏会重回塞琉古帝国的怀抱。
塞琉古帝国国君大喜,一拍脑袋,便决定与孔雀帝国结盟,并出兵五万攻打赵国,帮助大夏收复失地,其中还包括一支军魂军团。
同时,孔雀帝国兵分两路。
一路出兵五万,与塞琉古帝国一道,借此机会一雪前耻,遏制赵国扩张的野心。
另一路则东征,攻打赵国西南方向。
最初看到孔雀帝国和塞琉古帝国的援军,蒙武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方面,之前不断的胜利确实让蒙武生出骄傲之心,以为孔雀帝国也不过如此。
另一方面,麾下的士卒又多了!
没错,别人打仗是士兵越打越少,蒙武打仗是士兵越打越多。
虽然和大夏、孔雀帝国前后两场大战,仆从军战死了数万之多。
但西域诸国见识到两场战争后,无论是以前投靠孔雀帝国的,还是骑墙派,全部选择依附赵国。
青壮自带兵器战马,跑过来报名,想要跟着赵军打仗。
妈的,有这么粗的大腿不抱,去依附塞琉古帝国和孔雀王朝?
什么垃圾。
康居本来自持实力,觉得赵国虽然强大,未必会跑这么远打他。
就算过来打他,劳师远征跑到这里,也未必能打过他。
见到赵国和孔雀王朝的大战后,屁颠屁颠的送来金银珠宝和大量粮草,还给蒙武和毛遂每人送了十个美女。
对蒙武从康居征派两万仆从军的事,屁都没敢放一个。
老老实实的送人过来,还要负责战马和武器。
要多听话有多听话。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时间,蒙武又收拢了近十万仆从军。
别管战斗力咋样,至少看上去非常拉风,浩浩荡荡的,犹如黑色洪流。
跟在赵军后面冲锋,也能发挥出不弱的战斗力。
然而,这次敌人的实力超乎了蒙武的预料。
不管是孔雀王朝,还是塞琉古帝国,派出的都是精锐,加起来数量更是赵军的十倍。
敌方统帅的实力也是一等一的,先是步步引诱,让蒙武放松警惕,不知不觉间将赵军主力和仆从军分割,完成对赵军的包围。
蒙武被打的完全找不到北,不知道怎么应对。
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这么无力,自己所有动作,仿佛都在对方的预料中,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好在蒙武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基础还在,发现不对劲之后,立刻抛弃所有仆从军,率领赵军撤退。
但是已经晚了,敌人好像预料到他会这么做,猛然加大进攻,将赵军团团包围。
“现在想逃,晚了!”
孔雀军主帅默罕默乌站在帅旗下,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不断指挥大军对赵军进行切割包围。
复杂的战争,在他手中,犹如艺术一般。
无论蒙武做出什么反应,默罕默乌都能非常轻松的将其解决。
他的天赋是预知未来三分钟。
战场瞬息万变,三分钟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
默罕默乌也正是凭借这个天赋,做到整个孔雀王朝自阿育王以下,没有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