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

当整个国家数百万民众的命运都压在自己的肩膀上,但凡是一个稍微有点责任心的君主,又怎么可能自由得起来?

不过赵丹确实也觉得,自己差不多也是时候该返回邯郸了。

在李牧出击的这几天里,赵丹也没有闲着,带着自己的长子赵恒里里外外把镇北城走了一趟,深入查看了镇北城各个阶层的生活,甚至还跑到镇北城附近的几个刚刚建起来的赵国村庄了解了一下。

虽然说也就是走马观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实地走访之后,赵丹的心中才总算是有底了,心中也有了一些打算。

总体来说,赵丹感觉这次出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等李牧那边传回战报,那么就可以启程返回邯郸了。

对于这场对抗月氏人的战争,赵丹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从之前的几次战争来看,如今的李牧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了,加上手里又有赵国最精锐的五千骑兵,只要李牧不犯傻,胜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于是赵丹想了想,在这封赵胜的奏章上做出了批示。

“已阅。待朔方战事完毕,寡人便动身回归邯郸。”

将这封奏章放下之后,赵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伸了一个懒腰。

已经是中午时分了,该吃午餐了。

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大部分人一天只吃两餐,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和国君,赵丹理所当然的拥有了想吃几餐就吃几餐的特权。

首先端上来的是鱼脍。

什么是脍?脍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料理方式,鱼脍说白了就是生鱼片。

脍和炙是古代很流行的两种做菜方式,孟子就认为脍炙比起羊枣要更加的美味,后来也由此引申出一个叫做“脍炙人口”的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和诗文。

镇北城的城外就有一条河,这鱼脍正是从河中新鲜捕捞上来的鱼宰杀而成,配上葱为佐料,一口下去几乎是入口即化,鱼肉的鲜美味道充满口腔,让人吃完一片还想再来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