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给予姜汤已经不是第一次,主要用意自然是驱寒什么的,也算是一个聊胜于无的预防办法。

一阵马蹄声在寂静的环境声中由远而近,“咿呀”的城门打开声中,马蹄声开始在城池内回荡。

不少人都是从室内透过门或是窗向外看,看到的是十来骑背后插着三杆三角旗的骑士策马狂奔。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在下一刻与袍泽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背后有三角旗的骑士代表什么,那是鸿翎急使,专门用来数百里传递紧急军情的特使。

鸿翎急使在上古先秦时代就存在,两汉时期进行完善,汉部的鸿翎急使采取的就是两汉的样式,例如一身的黑色骑装,背后有一个可以插上小旗子的匣子。

“两黑一白,是什么意思?”

“……非紧急军情,该是……我也不清楚。”

李匡将手里的杯子放下,闻着的话会有酒味,那是军侯的特权,由军队后勤每天固定提供多少酒,量不会太多,就是一种小酌的情趣。

军侯能够有一个单独的宅子,是什么宅子则就看运气,一般不会太差。有了宅子还会配上一定数量的护卫亲兵,再加上战场临时配置的仆从,运气好会有女人,运气更好则就会不姿色不错的女人。

仆从是专门指没有自由权利得到那一类人,他们一般是城市的居民,临时被抓起来为占领军服务。

现在分配给李匡的仆从有一些差别,例如下密城是不战而降,那么城市居民虽然被划为仆从,可是临时分配到的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怎么个说法呢?简单的说就是,李匡可以差遣他们,无法随意弄死,想要玩哪个女性仆从也不被允许(她自己愿意也不行)。

李匡在唤人,要是他猜得没错,等一下会有人过来。

伺候穿戴的可不是仆从,是护卫亲兵来干这样的活,那是一种天然的亲疏有别,亦是职责上的天然责任。

果然,大概是在鸿翎急使从街道策马狂奔而过后的两刻钟之后,城内响起了通鼓,那是一种召唤特定阶层军官前去参与议事的鼓声。

大概是习惯成自然?于不懂的人听来,鼓声也就是那么回事,才区分不出冲锋、稳住、酣战、鏖战、召唤……等等多种不同节奏的鼓声。

所以,古时候操练,除了操演军阵之外,就是让将士学会不同节奏的鼓声代表什么,军官不但要掌握战鼓、号角、缶(08年开幕会闪光的那类鼓乐器)……等等声乐器,还要掌握着旗语,因此要说起来当官真就不是谁都能当,至少要把该懂的全搞懂,不然就真的是一官无能害死全数袍泽了。

李匡到的时候,刘彦正在和吕议站在一旁不知道激烈地说着什么,那个满身阴戾气质的曹岩则是习惯性地挂着看似冷笑的表情独自屈膝跪坐的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