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殿下一片公心,办学招生一视同仁,可谓大公无私!如此,我以为,长乐殿下所办学宫,可谓‘公学’。”
有人这么吹着法螺,没多久,“隆庆公学”以及“长乐公学”两个名字就流传了开来,导致京城中有些不得志的“青年才俊”也来了精神,琢磨着老子这才华不能荒废了,得去故都长安施展施展。
反正听说是“公学”,想来是个人就能去碰碰运气吧?京城求学机会辣么小,想要科举之路上遇到“知己”,难度系数实在是太高。
长安城内办新学,还是“公学”,朝廷怎么着也不能否了自打脸吧?
于是,饶是知道江湖流传巴蜀、荆楚二地“才子”更吃香,洛阳来的“才子”也决定碰碰运气。
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
“殿下……”
“怎么?报名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多……”
作为“奖学金库”司库,小梅儿头一次知道原来疏通关系居然还能组团的。成百上千的拜帖,一摞又一摞的封包银封包金,要不是怕被公主殿下给打发去整理茅厕,她真想一口气收个天荒地老。
“多了多少?”
龙首原的花园,只要是有池子的,都是活水,也都养了鱼。武汉还有专门培育金鱼的,各种颜色都有,主要都是红色和金色,养在池子里,点几棵水植,就能很有雅趣。
投着鱼食,虽说秋冬时节鱼儿不是很活泼的样子,但在龙首原,有的是办法让鱼儿活动起来。
哗啦啦,争食的金鱼上浮下潜,李丽质看着发笑。
“只隆庆宫的幼学,前来报名的,有四千多……”
四千多,小梅儿发誓她在皇帝陛下那里,也没见过四千多的人。皇帝前呼后拥出行,也就是几百号人,只有大动静的时候,人数才会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