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平级之间的关系,现在的贾似道是左丞相,是鄂州之战的大功臣,是权倾朝野之人。他与赵嘉仁是上下级关系。贾似道认为赵嘉仁必须给他效力才行。
如果贾似道手里还有其他能够每年提供百万贯铜钱的人选,贾似道现在就可以处置赵嘉仁。然而贾似道要是真有这样的人选,他也不会每天开着印钞机印刷出十五万贯会子用来购买公田。
赵嘉仁离开贾似道府上之时,气氛那是相当的不友好。然而贾似道还是没有和赵嘉仁撕破脸。此时贾似道半是发泄半是试探的对支持公田改革的官员来这么一家伙,整体反映来看还算是……
在官员之中,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伯玉殿试第二人,平章不拔擢,伯玉地步亦可以至此。”
包括贾似道在内的所有人目光都看向这个坚称自己并不需要贾似道拔擢的家伙,说话的则是李伯玉。面对众人的目光,李伯玉不卑不亢,仿佛他所说的根本不是得罪左丞相贾似道的话一般。
必须得说,虽然不少人认为李伯玉这是自毁前程,但是所有与会的官员们心里面都觉得李伯玉某种程度上为大家说了句话,为大家小小出了一口恶气。不管贾似道现在有多大的权力,众人都对贾似道如此嚣张的做法很不满。
只是扫视了众人一圈,贾似道的神色就变得宽容起来。他不仅没有露出愤怒的表情,甚至还有些大度的微笑。然而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李伯玉还是提出了外放的请求。贾似道也答应了。毕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之后,贾似道也没办法让李伯玉留在临安当官。至于李伯玉要去的地方,贾似道却很有想法的让李伯玉以显文阁待制出知嘉兴府。
既然李伯玉如此爱惜自己的羽毛,想来在嘉兴府的时候就不会和赵嘉仁完全的沆瀣一气。至于赵嘉仁,贾似道只是在心里面给他狠狠的记上一笔。如果赵嘉仁能够真正的完成每年给一百万贯铜钱的话,那就多容忍赵嘉仁几年。若是赵嘉仁今年完不成这个目标,那贾似道就一定让赵嘉仁知道什么叫做尊重。
赵嘉仁离开了临安之后直接前往嘉兴府,去了一趟华亭县之后到了嘉兴后正好赶上李伯玉到嘉兴府上任。虽然赵嘉仁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些,但是他却也已经知道了贾似道做了什么。毕竟赵嘉仁是见识到过‘十年后’的贾似道,他所不熟悉的正是现在这个阶段的贾似道而已。
至于这位李伯玉,赵嘉仁恰恰是知道此人的。在上一世,李伯玉和赵嘉仁的老爹都在礼部。那时候李伯玉擢权礼部尚书兼侍读,似道益专国柄,帝以伯玉旧学,进之卧内,相对泣下,欲用以参大政,似道益忌之,而伯玉寻病卒。这件事还是赵嘉仁的老爹赵知拙告诉赵嘉仁的。
这么一个人竟然被派到了嘉兴来,赵嘉仁觉得贾似道有时候做事也蛮幽默的,竟然把两个不喜欢的人给放到一起。这是期待两人同时出事以后一并拿下么?
既然是李伯玉当了嘉兴知府,赵嘉仁也就非常率直和李伯玉谈起了经济。大宋的文官们对于这种比较理论化的东西接受能力很强,李伯玉最初的时候听着赵嘉仁的那些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理论,他连连点头。
然而听到赵嘉仁在嘉兴的建议之后,李伯玉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赵嘉仁竟然提出以现在交子滥发的局面,一定会出现大规模的贬值。而棉务是不怎么收铜钱滴,以当下的局面,那就得想办法在嘉兴府稳定的使用纸币。
皱着眉头,李伯玉开口了,“难倒要让嘉兴府一地为整个两浙东路的交子找出路?”
就这一句话,赵嘉仁对李伯玉就刮目相看。交子不是全国流通,而是每一路都有自己的交子,嘉兴府属于两浙东路,也就是说两浙东路的嘉兴用的是两浙东路的交子。对于有水准的大宋官员李伯玉,赵嘉仁笑道“我不知李知州听说过没有,在公田法推行之前,我是反对的。”
“听说过。”李伯玉答道。这么重要的事情在公田改革的圈子里面非常知名,因为别的反对者都是声称公田改革是如何的错误,而赵嘉仁则是表示公田改革失败的理由是大宋官员的执行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