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罗翔说的是滑板,和街舞、涂鸦、刺青、衣着、街头篮球同属于街头文化。

九四年开始,眼界尚不开阔的很多青年喜欢日本,他们出门玩滑板,穿松糕鞋和短流苏的裙子,顶着纤维烫发,扎花里胡哨的头巾;喜欢《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看《情书》、《爱情白皮书》,疯狂热爱酒井法子、安室柰美惠、宇多光和木村拓哉。

他们从台湾接收了这股骚动之风,以为洋名是hi—ho的街头文化以日本为源头,他们将会有一个充满贬义的名字:哈日一族。

但哈日也能带动经济,罗翔给朱华东指出一条便道。几年后,全国轮滑和滑板制造企业超过一百家,占据全球一半市场,产值过亿!

朱华东记下罗翔的建议,他会去考察市场,听人一席话头脑发热就上马,那是吃了春药的嫖客干妓女。

白色拉达车开到女生楼前停下,罗翔下车找袁婧妍,门房的大娘用大喇叭传话后虎视眈眈监视罗翔。罗翔偷笑两声,外号那摩温的大娘是江城大学出名的彪悍,每学期口角吵架的学生高达两位数,升级为打架的男女生也有五六个,可谓看门人中的战略轰炸机。

袁婧妍姗姗下楼。用不起传呼机手机、寝室没有电话的九四年,找女生基本靠运气,所以像袁婧妍这样少于社交活动的女生最可爱。

罗翔迎上去问道:“坐飞机不?给我身份证。”

袁婧妍和罗翔打交道次数多了,也就熟悉某人说话的突兀方式,抛去大半个白眼轻声说话:“我才拒绝了常雅军……”

这是哪儿和哪儿啊,自诩使君有妇的罗翔很没好气,“你和他与我无关,唉,三人称全出现了……袁婧妍,我们一直清清白白哦。”

袁婧妍的圆脸蛋被罗翔调戏得绯红,干出有生以来最勇敢的事情:腾腾腾上楼翻出身份证,气喘吁吁下楼递给罗翔:“给,我没机票钱!”

罗翔得意万分:“我就知道你居心不良,幸好啊幸好啊,我可以吃大户!”他带袁婧妍走向拉达车,把朱华东介绍了。

有外人在场袁婧妍立刻恢复原样,不说不动没表情,整个儿一木头人。罗翔只得解释,“我老乡就是这脾气……”

朱华东时而不时打量袁婧妍,收下了身份证。他通情达理的不准罗翔再和他去买票,约好明天送票上门。

袁婧妍等到朱华东离开,羡慕的对罗翔说道:“你和别人打交道,总是潇洒自然得很……”罗翔一张脸快笑烂了,咱不缺少虎躯一震的能力啊。

罗翔有佳人在旁不该急于回农学院,生怕回去忍不住想见说好保持距离的白桦,但和袁婧妍孤男寡女聊天更不是一回好事,只有在这个缺少娱乐的年代选择去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