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大明的驿站驿道每年吞掉的户部银库开支,就高达近三百万两!
更别说还不时征周边百姓的徭役,导致驿站周边的百姓怨声载道。
为这事儿其实户部也头疼的很,一直都没有太好的解决方式。
毕竟这驿站驿道极大的关系到了国朝的消息传播,还有那么多驿丁裁撤不得。
(说起来著名的闯王,就是被裁员的驿站员工最后起家造反的)
将黔州十八驿转出去后,一下子户部就少承担了几十万两银子。
因为割出去后,就归属到了黔州货殖总会打理。
黔州货殖总会,可是有内库、银库和黔州布政使司的股子。
那可是真不卖面子,谁来都得正经掏钱。
徭役也不征发了,掏钱请人罢!
当然,掏钱了给开票子盖大印。
住宿所用的银子,可以回去与各布政使司报账销还。
各往来客商们亦是如此,在小公爷的暗示下京师货殖会、簪缨货殖会等率先响应。
反正这肥水没流外人田嘛,说到底可不都有咱的股子么!
勋贵、内库和户部银库都愿意了,哪家官宦还敢不愿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