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杨志远微微一笑,拿出手机,靠在河边的杨柳下,给安茗发了信息:你谁啊?干吗?我们认识吗?

安茗很快就回信息了:不认识没关系,因为我想认识你!

杨志远笑。安茗的短信又至:志远,在万泉河边吧!

杨志远回复:此刻,我站在万泉河边,想你!

安茗:我也是。

安茗又问:今天怎么这么清闲?去看爸妈了没?

杨志远:爸中午没空,约好了晚上一起回家吃晚饭。

杨志远之所以决定先上恩师家来,也就在于此,杨志远出门前,给陈明达打电话。陈明达一听杨志远已经到北京参加两会了,就笑,说“你们早了一天,我们解放军代表团今天下午报到,中午肯定没时间,晚上好了,你先去别的地方转转,我到时请个假,咱爷俩在家小饮俩盅。”

杨志远也没多想,往母校而来,没想事不凑巧,恩师竟然不在家去了青岛。早知如此,还不如呆在驻地看看电视,现在去哪里蹭饭?找张悯、沈协还是李长江、谢智梁?现在是上班时间,他们会无所事事?杨志远就在那一刻决定给方芊打电话的,那天和苏紫宜的对话让杨志远有些感触,自己尽管不能给方芊爱,但起码自己可以给她关怀,既然到了北京,为什么不敢给方芊打电话呢。

杨志远没再犹豫,电话在响过数声之后,有人接了,是个女声,却不是方芊,她说杨先生,我是方芊小姐的助理,方芊小姐现在正在练舞呢,你等一下,我让她来接电话。杨志远赶忙制止,说这就不必了,你告诉我你们在哪,我过来找她就是。助理说了个地址,是个学校,在西城区,离母校有上十公里,打的估计得近一小时。杨志远说,知道了,我一小时后到。

第32章 人大议案(2)

方芊的助理杨志远是第一次见,杨志远并不认识她,但她却是认识杨志远,她早早地等在学校的校门口,看到杨志远从出租车上下来,她笑着迎了上来。杨志远一听她说话的口音,就知道是本省人,再看其与方芊的年龄相差无几,猜想其与方芊应该很早就认识,不是同学就是朋友,方芊用这样的人做助理,帮自己处理日常的事务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彼此知根知底,对其品行修为都了解,两人之间只要彼此端正心态,以情谊为重,肯定能相处融洽。

如杨志远所料,方芊的助理陈文茜还真是方芊在省城音乐学院上学时的同学。陈文茜之所以一见面就认出杨志远,就因为她对杨志远知之甚多,方芊与陈文茜情同姐妹,许多的私密话都告之陈文茜,包括她对杨志远的感情。当年方芊进京到三里屯闯荡,和方芊一起结伴进京的,就是陈文茜,那天方芊到省政府与杨志远道别,坐在出租车内静看方芊与杨志远依依惜别的就是这个陈文茜。

但艺术的殿堂,其实也跟官场不无二致,不是胸有梦想就可以美梦成真的,因为机缘、才学和能力使然,出类拔萃的往往只有为数很少的一部分人。方芊这些年历经艰辛,终于得以功成名就,陈文茜却不然,她到三里屯后没多久就和方芊分道扬镳,走上了另外一条人生之路,其到三里屯后因机缘认识了现在的先生,陈文茜于是脱离文艺圈,回复平淡,这些年陈文茜结婚生子,相夫教子,过着一种与平常人家一般无二的生活,去年孩子大了,陈文茜把孩子送回本省上学,生活一下子空闲了下来。某天与方芊闲扯,方芊正被一些日常事物缠得脱不开身,就邀请陈文茜来给自己做助理,陈文茜开始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其一试,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帮方芊把一些事物处理得井井有条,现在成了方芊不可或缺的助理加朋友。

杨志远和陈文茜坐在校内的电瓶车上,随意的交谈。对于方芊对他的感情,杨志远一看陈文茜知道,就说:“既然你和方芊是同学,劝劝她,世界很大,人很多,不是只有一个杨志远。”

陈文茜笑,说:“该说的我肯定不会少说,可感情这东西真要说得清楚,那千百年来,人世间还会有让人百转千回,潸然泪下,愁肠寸断的爱情故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