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现在那些私企过得很滋润,比起国企来,都还要滋润。但他们的资金,真的已经利用好了么?没有,完全没有,现如今国内,对于私企这个东西,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正是因为这样,私企的活力,其实还没有完全的焕发出来。如果国退民进更加彻底一点,那么现在国内的经济,就是两样。”刘东不急不徐的说道。
“真有你说得那么夸张,民企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胡力这个时候也插嘴问到。
“看来你们有些不信啊。那我问问,我们一起弄出来的联众超市,算不算是民企?”刘东笑眯眯的说道。
“算,怎么不算。又没有国家资本投入,又是我们辛苦弄出来的东西,怎么不算民企?”齐贺仁也开口了。
“那就拿我们的联众超市来打个比方,作为超市,其实行业类型,基本上和国企里面的供销社,是一个兴致的。但大家看看现如今的供销社,他们的发展如何?再看看我们的联众超市,发展又如何?
供销社和百货大楼,到了现在已经是半死不活的地步了。而咱们的联众超市,已经是蒸蒸日上。盈利率就算比起那些大型的国企来,都分毫不差,甚至还要超过。同样都是卖小商品的,那为什么我们的联众超市,能在这个行业混得风生水起,而供销社和百货大楼,却奄奄一息?”刘东对着大家问道。
“或许是我们的理念不同吧,我们环亚做出成绩来,那是我们自己得好处,但百货商场和供销社,就算做出再大的成绩,实惠也到不了下面的人手里面,充其量就是几个头头获得利益。
而我们联众超市,不但我们自己获得利益,下面的员工,表现好的能加奖金,工资待遇也比供销社要好。虽然没有旱涝保收,但做出成绩有提拔,他们自然就会用心。无论是加工资,还是升职,他们都有目标。但百货大楼或者供销社,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做得再好,也没有机会上去。”赵建铭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还有些问题,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我们超市,同样的进货,甚至于拿货的价钱,都差不多,但是我们卖东西的时候,也是要比供销社实惠,而我们赚的钱,也不少?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成本优势。供销社他们的人员,太过臃肿,可能十个卖货的营业员上面,能有二十个管理员。这么大的行政开资,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
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上我们民营的超市,只要政策上面没有偏袒,他们就会被吃得死死的。哪一方面,都不占优势。推广而来,就是民营商家,比起现如今的国营商家,更加灵活,也更加有优势,这点,大家不否认吧?”刘东又说道。
第598章 私人的力量
刘东这些话,在后世或者能说是老调重弹,但现在这八九年的时候,由于大家对于私人经济,还没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意识,再加上大家现在都把目光看向了国内的主体经济,国企。私企身份上,本就有先天的弱势,所以,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或许在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这样的感觉。但毕竟没有一个特别系统的定论,所以理论上面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而刘东这番话的补充,基本上就相当于一套理论的雏形。
别以为理论这个玩意,仅仅是泛泛之谈,好像也就在某些时候,能够拿出来说一下,其他的地方,根本就用不着。实际上,无论是什么事情,理论方面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意向事物,实践就是这项事物的血肉,而理论,就相当于骨架。血肉生得再好,没有理论这个骨架的支撑,那么血肉就会变成怪胎。而理论没有做好,那就相当于骨架没有发展好,出来的东西,也不能算是合格的玩意。尤其是在宏观上面的东西,理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他不仅仅是上面大佬要谈的,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而是一项事情的指挥脉络,缺少了理论,绝对是做不好事情的。
虽然刘东现在并没有说出理论,但大体上的一个框架,就明确了下来。民营资本的优势,大部分就体现在灵活和成本上。在这一点上面,国企是怎么也不能做得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