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这会儿已经回了竹屿村,高价召集全村人一齐出力酿酒。

既然短时间内没法靠机械,那就传统点继续靠人工。

祝玉就不信了,临诚瑶还能把手伸到竹屿村里来。

当然,就算她伸进来了,她也有办法断了那只不安分的手。

村里人其实并不情愿替祝玉干这些活。

好不容易等到过年想好好歇上几天,年后没几天就得继续上工,哪有精力去搞这些活。

哪怕祝家给的价高得离谱,一天的钱能抵他们一个月的工钱,愿意来帮忙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一双手的数。

倒不是他们不心动,这么多钱,哪怕只是干一天都是赚的,再加上酿酒的活儿也不难,就是榨汁放酒曲酵母装瓶,实际每个队就负责其中一项,简单利落,可他们就是不乐意替祝家干活。

祝家的新房这会儿已经建成,足足有五层楼高,占地近一百五十平的高大楼房成了整个竹屿村最标志性的建筑,哪怕内里还没装修好,大门也才装上,可就是这气派高大的外形,足以引起全村人的羡慕嫉妒。

祝玉没回来的时候祝家人不知道听了多少村里人的酸话。

他们也不藏着掖着,就站在于丽家门口唠嗑,保证祝家人能听得清清楚楚。

当然,他们也就仗着祝玉不在家才敢到于丽家门口去哔哔。

心里揣着妒忌,谁愿意替看不顺眼的人帮忙,有人还专门说酸话鼓动人心,说什么祝家不厚道,一瓶酒明明能卖个几百块钱的,工钱就给那么二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