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你的银钱”张贵话未完,见她已走远,面上起了一抹失落之色。
潘莺走了数步见几个孩子围簇在个摊前,她好奇地过去,原是个高鼻深眼的夷人在卖切糕。搁在块四方木板上,糕也是四方又紧实,用玉米面做的,混着许多桃核仁、葡萄干、白芝麻、红皮大枣、瓜子穰,杏干等,用黏粘的糖浆稠连,片刀切一薄片,糖丝拉拽千里,孩子们之所以围着,是这夷人将那薄片又切成若干小块,分到每个人手上试吃。
她也得了一块,咬一口,又香又甜又粘,在南方没吃过这个,觉得新奇,想巧姐儿定会爱吃,问他几钱,不太会说汉话,只指指摆在一边的招牌。
她看的咂舌,哪想得就那麽贵呢,怏怏的没买成。
这般数日后,找差事皆碰了壁,那些个行老及牙人总摇头摊手,只道世道艰难,高门大户也在省俭用度,实无活计可介。
她屡屡乘兴而来,败兴而回,囊中渐次羞涩,常燕熹的欠银还没有头绪,想着这些愈发心乱如麻。
这日又空落而归,正往家走,忽听“潘娘子,潘娘子!”的叫唤,却见是李婆的媳妇孙氏,站在香烛纸马铺前朝她招手。
她走近前,笑问:“你怎得闲在这里?”孙氏在吏部郎中府上做洒扫等粗使活儿。
“府中夫人赏了些旧衣旧裳,特拿回来改改穿。”孙氏又问:“听婆婆说你整日儿在寻活计,可是真的?”
潘莺点点头:“只是活计难寻,竟没一家可用。”
孙氏道:“我这里倒有个活计介绍给你,想必你定是愿意的!”